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农地制度的国际比较——以日本为例
小类:
经济
简介: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具体表现为1978年至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9.67%,远远高于世界3.3%左右的年均速度。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往往也是很多历史时期变迁的原因,其重要性从上世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1927年土地革命就可见一斑。本文作为我校学生科研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极差地租》系列论文之一,将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问题加以研究,力图通过研究总结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为未来土地制度发展乃至“三农”问题献计献策,另一方面为本课题研究服务。
详细介绍:
日本城市化与农地制度历史演进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日本当年的快速发展是抓住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时期,适宜国际贸易及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实现城市化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工业化体系,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因此,抓住当前和平发展时期为中国提供良好的机遇,使外力与内力结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中国农地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迫切要求农地制度——农村生产关系要适应经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行制度变迁。改革传统城乡隔离式的经济要素流动抑制型制度安排形成的中国由“农村-农业”和“城市-工业”两大封闭运行的亚系统构成的“工业国家,农业社会”的二元结构,充分发挥制度变迁在城市化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但是,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同于日本。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古又是农业大国,因此,其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工业发展自然要对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这些方面都可以借鉴日本目前已有的经验,但是应当更多的从适应国情的角度出发,明确中国农地制度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从“三农”问题出发,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作品图片

  • 农地制度的国际比较——以日本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问题加以研究,力图通过研究总结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与教训,并为未来土地制度发展乃至“三农”问题献计献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在迅速发展的城内,建筑投机的真正对象是地租,而不是房屋。针对这种现象,要理顺国家、开发公司和用地单位的经济关系,特别是保证国家实现对土地的所有权,农民的合法使用权,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承认研究客观经济生活中地租存在的事实,把土地产权制度变革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把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所有制理论与当代农业发展相结合,放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框架内,结合长春经济现实进行讨论,具有现实意义。 运用经济学基础理论,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从经济现实出发,观察分析事关民生的土地问题以及连带效应,具有实践意义。

作品摘要

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5625亿元用于“三农”支出,较去年增长30.3%,增幅为历年来最高。其中,对农民的各种直接补贴为1332.9亿元,同比增长23.4%;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投入为3044.5亿元,同比增长17%。根据建国以来有关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文献,总结学术界研究成果,将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迁分为三个阶段,结合国内不同阶段纵向对比与国际横向对比,总结建国后土地制度的特点,并归纳结论如下:1.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有助于农业发展和土地制度进步;2.土地制度问题最终归结为产权问题;3.从法律角度进一步确保农地使用权、优化城乡二元结构、改良农业产业结构使其适应目前土地制度是有效确保当前农业稳定的可行性措施;4.建立激励性质和诱导性质强、可逆性大的土地制度是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农村观察》2007.2 6.温铁军,《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载《战略与管理》1999.6 7.郝寿义等,《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演进的国际考察》载《上海经济研究》2007.1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特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二是城市化景观的地域推进;三是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四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扩散。 在《孤立国》(杜能,1826)中提到:田庄的收入与土地的收益不同,我们必须仔细加以区别。田庄上总有房屋建筑、树木等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与土地分开对待。这就是说,田庄提供的收入并不完全来自土地,部分是投资于上述有价值的东西所生的利息。在田庄收入项下,扣除房屋、树木等一切可与土地分开的东西的价值所生的利息,剩余之数属于土地本身,称之为地租。 由于频繁的重新分配土地,直到近几年才出现土地租赁的需求。参与土地租赁的家庭比例有了显著的增长(从1995年的2.3%提升到目前的9.4%)。另外,由22.4%的家庭表示在目前的市场价格下他们愿意把土地租出去(Deininger and Jin,2002),这表明随着经济增长以及非农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租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合并土地,改善当前中国农村土地过于细碎化的状况。 在一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允许市场在具有不同资源禀赋或能力的农户之间重新分配土地,这极大促进了效率和公平(Benjamin,Brandt and Rozelle,2002)。 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一城市化飞跃时期,城市空间结构面临大的变化。而经历过这一阶段的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既留下了许多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本世纪初到60年代西方国家实现城市化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美国学者孟福德把它概括为四大爆炸,即人口爆炸、近郊区爆炸、干道沿线爆炸、游憩地爆炸;造成了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两大破坏。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以后,60年代以来其中大部分经济、技术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得解决,但是大量环境和社会问题却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既是其基础问题,又是其根源问题,在解决其扩张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时,不仅要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更要有开拓创新的解决方案。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