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侨界留守儿童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温州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尤其得益于国内改革开放和侨务政策的逐渐落实和完善,出国条件相应放宽,我国海外移民人数逐年增多。对此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在持续4年关爱侨界留守儿童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温州侨界留守儿童现状开展了系列调查,从中发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存在的利与弊。其中,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详细介绍:
-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尤其得益于国内改革开放和侨务政策的逐渐落实和完善,出国条件相应放宽,我国海外移民人数逐年增多。因经济、教育、移民等原因,华人华侨的国内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影响华人华侨社会生活、侨乡社会发展,尤其是侨务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在持续4年关爱侨界留守儿童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温州侨界留守儿童现状开展了系列调查,从中发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存在的利与弊。其中,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通过调研得到的具体数据说明在温州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些温州侨乡留守儿童的地域分布; 2、通过实地走访与对话的方式了解温州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 3、通过对留守儿童自身以及他们班主任的访谈,引导与追询,详细记录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信息,后期整理好这些信息。 4、主要通过调查表以及文献调查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做一个整体的调查方案,记录调查过程与调查资料,做好后期整理工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目前社会关注较多的是普通农村留守儿童,对于侨界留守儿童,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度仍不足,相关调查研究也比较少,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温州是个侨乡,而且新侨多,侨界留守儿童问题非常突出。 本课题建立在连续4年的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基础上,徐老师长期从事留守儿童研究,并且与七都、玉壶、枫岭等地留守儿童有定期的实践和交流。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本课题国内学者稀有研究。 2、有助于侨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研究侨界留守儿童还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他们不仅是关爱下一代对象,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更重要的是,侨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侨资源的培养、发展的问题,也是联络海外华侨的重要渠道。 4、关爱、帮助侨界留守儿童,需要汇集各方力量,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研究。
作品摘要
- 我们将研究范围定于整个温州地区的侨界留守儿童,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侨界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2.侨界留守儿童概况,包括全国的粗线条扫描和目前温州留守儿童的规模和地区分布等; 3.对侨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的调查,作具体的原因分析,并阐述为侨界留守儿童提供社会支持的必要性; 4. 就政府部门和侨联组织如何做好侨界留守儿童服务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0年10月,本报告为温州市侨联采纳。 在此之前,我们完成此次调查报告的系列实践调查活动,尤其是暑期社会实践得到了温州市侨联、温州市文明办、温州市妇联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实践活动的成效得到了中国侨联、浙江省侨联的高度赞誉以及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
参考文献
- 1、周福林 段成荣.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J].人口学刊, 2006,(3) 2、吴飞飞. 青田县华侨留守儿童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J].《妇女工作》,2007,(8) 3、何毅. 侨乡留守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浙江青田县为例 [J]. 中国青年研究, 2008, (10) 4、杜日辉.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侨乡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 [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1) 5、张招新. 福建长乐海外留守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林玲. 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温州大学社工系 鹿城区侨联. 温州侨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和对策探讨 [Z]. 内部报告. 2009年 8、陈怡. 社会工作专业在侨乡留守儿童工作中的实践和角色 [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2)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文件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吴飞飞(2007)侨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缺少亲情的融合容易使孩子的成长过程产生种种思想、行为的偏差,父母不能随时发现、及时引导。如何加强和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在留守儿童教育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何毅(2008)、杜日辉(2008)提出侨乡的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环境、学习需求、发展方式等特有因素,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更少、更程式化,他们的家庭教育相对更加残缺,人格发展容易出现障碍,对学习的认知容易出现偏差,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位一体的帮扶网络。另外2007-2009福建师范大学有7个硕士用心理学方法对福建的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行为做了调研和分析。2009温州大学社工系与温州市侨联联合对温州侨乡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提出长期分离、隔代教育、亲情缺失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指出祖辈监护水平低、教养方式不当、亲子沟通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情感沟通对象、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缺失人生规划教育、教育中缺少对父母出国优势的挖掘,是侨界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陈怡(2008)(2009)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和人员在做好侨界留守儿童服务中的面临的多重需求,充当多重角色的问题。徐文永(2010)侨界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家庭问题,而且成为了棘手的社会问题。潘玉进等(2010)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人格与行为均不如国内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杨晓梅(2010)华侨留守子女在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力、情感缺失、性格缺陷、行为偏差、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存在诸多问题。王佑镁(2010)提出信息化为农村侨乡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与支持的问题。 以上几乎是所有能找到的关于侨界留守儿童的研究文章,除温州大学社工系的研究,多从心理学角度,调查、分析侨界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停留在发现问题的层面,没有建设性解决问题办法的探究,或只有附带提及,更没有系统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