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脱除紫茎泽兰毒素的食用菌菌株筛选初探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紫茎泽兰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第一位,紫茎泽兰植物体内含有有毒物质——泽兰酮,对开发与利用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本文通过将13种食用菌栽培在紫茎泽兰培养料上,栽培出品质较好的5种食用菌,同时利用食用菌本身含有的大量生物酶较好的脱除了紫茎泽兰中的有毒成分泽兰酮,变害为宝,对实现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生态意义,并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详细介绍: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属双子叶植物,菊科,泽兰属,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紫茎泽兰约于上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湖北、西藏等省区广泛分布和危害,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第一位,据测算,三年时间,紫茎泽兰平均亩产量即达到2000公斤以上。紫茎泽兰以每年60-80Km的速度向北向东推进,严重危害了我国农、林、畜牧业的生产。积极开发紫茎泽兰的可能价值,变害为宝,对实现凉山州群众的脱贫致富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生态意义,并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紫茎泽兰营养丰富,是当今林木资源匮乏,生产食用菌的优质原材料。紫茎泽兰中所含泽兰酮,经研究发现对小鼠肝脏有毒,属于一种毒性物质。利用食用菌本身含有大量的生物酶,将紫茎泽兰的毒素泽兰酮脱除,为紫茎泽兰的生物脱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由于脱毒后的紫茎泽兰可以再作为饲料、肥料生产。该试验探索结果对恢复生态多样性及毒草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图片

  • 脱除紫茎泽兰毒素的食用菌菌株筛选初探
  • 脱除紫茎泽兰毒素的食用菌菌株筛选初探
  • 脱除紫茎泽兰毒素的食用菌菌株筛选初探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筛选既能在紫茎泽兰培养料上正常、高产生长,又能脱除紫茎泽兰中的有毒成分的菌株,为进一步利用紫茎泽兰做出准备。 基本思路:利用鲜采的紫茎泽兰进行晾干粉碎,直接生料栽培食用菌,选择常见的13种食用菌作为筛选材料,并设置对照,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紫茎泽兰综合防控项目组所探索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泽兰酮的方法,精确有效的测定培养料中的目标脱氢泽兰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利用生物法降解紫茎泽兰有毒成分在全球都罕有报道,本课题利用食用菌自身含有大量的生物酶,具有降解某些物质的作用,探究食用菌无害化脱除紫茎泽兰中的毒性物质的有效性和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生产食用菌,脱除紫茎泽兰中的有毒物质,利用脱毒的紫茎泽兰生产饲料、肥料,形成一个以“经济—生态”的循环体,并能利用经济手段,加快治理紫茎泽兰对生态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首先可以解决食用菌栽培料的短缺;其次食用菌为绿色健康的经济作物,有很好的消市场,经济效益可观;再次,脱毒紫茎泽兰的饲料、肥料深加工已经成型,每年需要大量的脱毒紫茎泽兰原料;最后开发利用紫茎泽兰既能提高贫困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又能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广大群众投入到消除紫茎泽兰的工作中,解决紫茎泽兰所造成的生态问题,是一个利国利民的项目。

学术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将13种食用菌栽培在紫茎泽兰培养料上,栽培出品质较好的平菇、金针菇、白灵菇、长根菇、杏鲍菇5种食用菌,同时利用食用菌本身含有的大量生物酶较好的脱除了紫茎泽兰中的有毒成分——泽兰酮。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经过查新,虽有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的相关报道,但没有如此齐全的菌种筛选实验和探究紫茎泽兰有毒成分降解实验等的相关报道

参考文献

[1] 向昌明.紫茎泽兰在凉山州造成严重危害[EB/OL].2007-1-22, [2] 李丽,张无敌,尹芳.紫茎泽兰的各种利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7,27(4):53-54 [3] 许云龙等.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初报[J].云南植物研究,1988,(3):238-240 [4] 汪禄祥等.有害杂草的微量元素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9(6):68-71 [5] 田国廷,徐学忠,杨琼芬,徐雨然.利用紫茎泽兰栽培田头菇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3,23(4):13-15 [6] Peter B. Oelrichs, Cleofe A. Calanasan, John K. Macleod, Alan A. Seawright, and Jack C. Ng . Isolation of a Compound From Eupatonium adenophonrm (Spreng.) [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Causing Hepatotoxicity in Mice. NATURAL TOXINS, 3:350-354 (1595) [7] 白洁.紫茎泽兰泽兰酮提取方法[D].中国农业科学院,待发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紫茎泽兰约于上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湖北、西藏等省区广泛分布和危害,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第一位,对于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国内已有报道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1978.12-1989.6研究的《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研究》和田国廷等2003年发表在《中国食用菌》上的《利用紫茎泽兰栽培田头菇研究》和2006年发表于《食用菌》上的《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品种(株系)筛选试验》,国外未见相关报道。对于紫茎泽兰的脱毒研究,也有不同的进展,但利用食用菌作为紫茎泽兰有毒物质脱毒的菌株,在国内外已有报道中尚属首次。本次测定紫茎泽兰有毒成分的方法是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紫茎泽兰综合防控项目组所探索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泽兰酮的方法,精确有效的测定培养料中的目标脱氢泽兰酮,该方法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自行探索。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