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图们江下游区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本作品主要针对被称为“东北亚金三角”核心腹地的“图们江下游区域”湿地的特殊的生态环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湿地类型划分、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综合评价与规划。对该区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进行分类、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现状进行适宜性分析,并根据现有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创建数据库,并进行类型划分、动态分布特征等进行现状评价,最终得出保护建议。基于ArcGI...(查看更多)
- 详细介绍:
- 图们江下游区域,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之处。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区域分布着类型多样的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是丹顶鹤、东北虎、豹等世界濒危水禽及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本研究拟通过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的湿地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特征,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建立评价该区域的生态功能及保护价值的评价指标及体系。根据抽样调查与卫星影象分析相结合,在A...(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目的: 基于ArcGIS平台,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对图们江下游区域湿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该区湿地及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并进行整体规划。 基本思路: 1)研究区湿地及生态环境定性、定量评价 a湿地及生态环境的识别 b湿地及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定性分析) c湿地及生态环境特征结构分析 2)湿地及生态环境功能及保护价值综合评价 a功能分析:分析各类型湿...(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目前对图们江下游自然资源调查与研究报道也有多篇,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的方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本作品首先利用GIS和遥感影像分析技术,创建湿地与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在收集该地区历年调查资料,图件,遥感资料等信息源等基础上,利用GIS与遥感影像分析划分湿地与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类型,创建该区生态环境资源数据库。制定即符合该区湿地分类要求,又能反映该区湿地类型特征分布的分类系统。其...(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本作品于2009年被珲春市风景区管理局采纳
作品所处阶段
- 初步实施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图纸 录像 展板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1、在湿地资源实地调查、类型划分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们江下游区域湿地进行划分,建立湿地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恢复区。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规划区域内湿地资源,为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应用提供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依据。 2、根据濒危动植物的动态信息,提出优先保护区,为图们江下游区域跨国界生物圈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3、该作品中,利用先进的GIS技术对图们江下游区域旅游资源,特别是湿地资源进行...(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外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制图化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国际上通用的湿地分类体系主要有拉姆萨湿地分类系统,它主要考虑湿地调节水分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动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湿地环境与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以及资源的评价与保护方面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涌现了大量的新的技术方案,其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我国对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