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基于16家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国,广东省是我国荔枝第一产区。而上市时间集中、保鲜期短等自然属性使得荔枝产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 笔者采用多维访谈方式对广东省16家荔枝专业合作社(基本上覆盖了目前广东省所有正在发展中的荔枝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广东省8个市(县)的14个乡(镇)。调研结果显示:广东荔枝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周边社员、推动规模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新型的组织形式,荔枝专业合作社仍处于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政府规范化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同时,通过比较分析,笔者提出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科研院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及品牌营销策略,是当前运营良好的专业合作社的共同之处。 基于此,笔者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要发挥专业合作社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规范发展路径,增强组织活力;而且政府应规范管理,切实落实扶持政策,加强扶持力度,从而为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详细介绍: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国,广东省是我国荔枝第一产区。而上市时间集中、保鲜期短等自然属性使得荔枝产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对广东省荔枝产业内农民自愿联合而组成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荔枝专业合作社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为振兴广东荔枝产业乃至为广东粤东粤西等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而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与集约化水平的提高。 笔者采用多维访谈方式对广东省16家荔枝专业合作社(基本上覆盖了目前广东省所有正在发展中的荔枝专业合作社)的50位相关负责人、30位合作社社员、40位普通荔枝种植户、10位涉农部门负责人以及10位荔枝产业专家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广东省8个市(县)的14个乡(镇),约150人次。调研结果显示:广东荔枝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周边社员、推动规模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新型的组织形式,荔枝专业合作社仍处于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政府规范化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同时,通过比较分析,我们指出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科研院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及品牌营销策略,是当前运营良好的专业合作社的共同之处。 基于此,笔者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应发挥专业合作社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组织民主化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加大技术投入,拓宽荔枝销售渠道,走品牌化战略,采用“科研院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等增强组织活力;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同时地方政府应积极落实政策,切实加强对荔枝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从而为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对已有研究成果,本课题具有两个显著特点:⑴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也是我国荔枝第一大产区,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关于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实证研究,在国内相关研究中尚是一个空白。本课题正是基于此而展开的,是对有关专业合作社实证研究的拓展和补充。⑵采用经验实证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分析。不仅基于一手资料进行客观分析,而且样本代表性较强,基本上覆盖了广东省所有目前正在发展中的荔枝专业合作社。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课题以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为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为切入点,试图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绩效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实践,以探索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适当成长路径及组织运作模式;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和政府行为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选题切合“三农”需要,旨在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研究对象典型,研究内容新颖,对我国荔枝第一大产区——广东的荔枝专业合作社开展实证研究,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中的空白;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过程严谨,笔者采用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演绎归纳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一百多天实地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调查报告,论据充分,研究结论可行性较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国,广东是我国荔枝第一产区。而上市时间集中、保鲜期短等自然属性使得荔枝产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对广东荔枝专业合作社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而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与集约化水平的提高。
作品摘要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国,广东省是我国荔枝第一产区。而上市时间集中、保鲜期短等自然属性使得荔枝产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 采用多维访谈方式对广东省16家荔枝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广东省8个市(县)的14个乡(镇)。在分析其经营绩效、运行机制、组织发展和政府行为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广东荔枝专业合作社 在带动周边社员、推动规模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作为新型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政府规范化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基于此,提出了发展广东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一方面,应发挥专业合作社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组织民主化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合 作和联合,加大技术投入,拓宽荔枝销售渠道,走品牌化战略,采用“科研院校+公司+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加强对荔枝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为专业合作社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一、本作品获广东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二、本作品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选拔赛一等奖。 三、本作品获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nyhyzx07—031)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 [1]傅晨,刘梦琴. 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缘由、现状与政策建议——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之即[J]. 广东合作经济,2007-03-31(46). [2]郭红东,钱崔红.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J]. 中国农村观察, 2005(1):73-78,81. [3]黄祖辉. 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J]. 中国农村经济,2002(8) [4]袁革. 广东专业合作社章程现状及新构架之研究[J]. 广东合作经济,2006-10-31(44) [5]张晓山等. 联接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J].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调查方式
- 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现场采访和个别交谈。 具体方式:对涉农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对合作社负责人、社员和普通荔枝种植户进行面谈式问卷调查;对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通过座谈及邮件进行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源于欧洲和北美,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合作经济实践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对专业合作社的理论研究已明显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理性解释转向其组织制度的深入分析、在新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农民合作社组织制度的调整等方面(Shaeffr,1987;Cook,1995;Hansmann,1996;Cotterill,1997; Hendrikse & Veerman,2004)。我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94年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山西建立,作为一种新型农民经济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才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维护农民利益,适应农业基本生产特点,满足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需求的必然产物(范小健,1999;曾宪影、李钦等,2000;黄祖辉、徐金海等,2000;张晓山,2003)。国内学者主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市场化、产业化(何爱民、洪德良,2007)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马彦丽,2007)等方面论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但却忽视了其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以及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学者从政府角色(郭玮、廉高波,2005;马彦丽,2007)等外部发展环境的视角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所在;而一些学者则关注其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赵凯,2004)、成员结构(廉高波,2005)以及功能(赵慧峰,2008)等内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但是,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进行总体研究的还不多。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主要从政府行为方面探讨了当前应当采取的扶持性措施(山东社科院课题组,2000;应瑞瑶,2002;郭红东,2003;孔祥智,2006;冯飞,2007),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应对方面缺乏有效、深入的研究。事实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除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自身主观能动性。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合作经济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但是,现有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