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菊科植物药用功能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以生物资源为基础的天然药物将成为未来全球制药业实现繁荣的直接动因,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1]。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是中药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地方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挖掘与开发极具地方特色的中药材资源符合山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
- 详细介绍:
- 菊科(Compositae)约1000属,25000~30000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2]。我国约有200余属,2000多种。菊科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有30多类,主要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等[3,4]。菊科药用植物主要功效为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治头痛、感冒发烧、眼目昏花、心胸烦热[5-7]。现代药理学试验表明,菊科植物的提取物大多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血小板凝聚、抑制一氧化氮生成、钙拮抗等活性作用。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菊科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营养测定、药用有效成分鉴定,以及在人工栽培、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李诺[8]等对阴那山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王长如[9]等人介绍了黄土高原的的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生境、药用部位及功能用途。王家玉[10] 研究了蒲公英在美容、保健、医疗等方面的功效。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目前,对该地区植物资源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野生观赏植物[11]、百合科药用植物[12]、药用种子植物资源多样性[13]、植物群落的数学分类及排序[14]等方面。但对菊科植物种类与药用功效的研究还未曾有文献记载。该研究通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菊科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对其生物学特性、生境特点、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系统研究与保护该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以山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针,大力挖掘与开发极具地方特色中药材资源。针对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着十分丰富的菊科植物资源,该研究将对其生物学特性、生境特点、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通过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对标本进行详细的分类编号和记录,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菊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境特点、药用部位及功效进行归纳与分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以生物资源为基础的天然药物将成为未来全球制药业实现繁荣的直接动因,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是中药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地方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山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之一。
学术论文摘要
- 研究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菊科植物药用功能。通过实地查证与采集,对菊科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境特点、药用部位及功效进行了归纳与分类。结果显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有41种,隶属于25属;多为草本植物,其中以多年生草本植物最为丰富,一年生草本其次;药用部位较广泛,以全草类入药居多,根、叶其次;按药效可分为清热解毒、解表、活血祛瘀、利水渗湿、祛风湿、止血、止咳、补虚、止痛等九类。结论: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菊科药用植物种类较多,药用部位及功效十分丰富,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与挖掘潜力。
获奖情况
- 该作品已被《氨基酸与植物资源》杂志录用,将于近期刊登。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 雷耘.药用植物研究简史及发展动态[J].高等函授报,1994,(4):38-39.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第四册,科学出版社,1983:782. [3] 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4] 陈仁寿.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 李英霞.菊花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1998,9(6):580. [6] 蒋林.春黄菊属药用植物[J].中药材,2004,27 (5):320-325. [7] 李诺,廖富林.阴那山药用野生菊科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00:57-63. [8] 王长如,李红生.黄土高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773-2775. [9] 张金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模糊数学分类与排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2):249-254. [10] 胡变芳,石瑛,谢树莲,等.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百合科药用植物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79-81.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以生物资源为基础的天然药物将成为未来全球制药业实现繁荣的直接动因,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是中药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地方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山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之一。 菊科(Compositae)约1000属,25000~30000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约有200余属,2000多种。菊科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有30多类,主要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等。菊科药用植物主要功效为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治头痛、感冒发烧、眼目昏花、心胸烦热。现代药理学试验表明,菊科植物的提取物大多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血小板凝聚、抑制一氧化氮生成、钙拮抗等活性作用。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菊科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营养测定、药用有效成分鉴定,以及在人工栽培、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李诺等对阴那山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王长如等人介绍了黄土高原的的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生境、药用部位及功能用途。王家玉研究了蒲公英在美容、保健、医疗等方面的功效。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目前,对该地区植物资源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野生观赏植物、百合科药用植物、药用种子植物资源多样性、植物群落的数学分类及排序等方面。但对菊科植物种类与药用功效的研究还未曾有文献记载。该研究通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菊科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对其生物学特性、生境特点、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系统研究与保护该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