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机制研究——基于平遥古城的实证调研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从平遥古城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发展价值与空间出发,基于对平遥古城的长期调查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大量权威文献,围绕平遥古城旅游发展中如何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为平遥古城的发展进程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依据。
详细介绍: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以整座古城连通城外的双林寺、镇国寺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此成为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自从申报成功后,平遥古城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使古城旅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获得“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全国4A...(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从平遥古城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发展价值与空间出发,基于对平遥古城的长期调查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大量权威文献,着眼于当地居民对于古城的基础设施保护、古城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古城历史沿革的宣传、古城旅游商品和产品的开发、古城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居民与当地游客的互动、与政府及旅游经营商的协调,围绕平遥古城旅游发展中如何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为平遥古城的发展进程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 撰写本文的三位作者曾于2010年夏随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平遥实践队参与社会实践,此去一行收集并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调研数据及资料; 2、 本文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网络上建立了交流群,通过发放网上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得了更加广泛的民意调查资料; 3、 鉴于山西转型的新形势,旨在通过研究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山西省成功实现文化转型贡献力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山西的旅游文化发展是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之一,本作品旨在剖析现阶段古城及当地居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山西文化旅游的转型发展提出最可行的办法,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参与制度,实现以旅游业为一支柱产业的平遥式发展模式,促进山西省又好又快转型;同时,平遥式的发展模式将为国内一些相对落后的旅游区提供思路,对其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指导性建议。

作品摘要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自从1997年平遥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古城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古城内社区居民作为旅游活动的各利益主体中之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在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影响意义深远。因此,构建平遥旅游社区参与机制,将旅游看作是全社会、全社区...(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年12月. [2] 苏华.细说平遥[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 [3] 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政府治理视角的理论与实证[m].河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11月. [4] 黄玉理.我国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本调研采取随机发放问卷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形式以事先印制好的问卷,3至4人一组在古城内沿街走访调查,还有一组特派到榆次旅游局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将所收集材料做统一整理。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郭康等人在《古城平遥旅游开发的价值及前景》中通过对古城的历史和保存完整的现状分析,认为古城可以作为发展旅游的基础,以此来促进经济水平的振兴,但也指出古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措施;张晓亮《平遥古城旅游成功内因初探》对平遥古城旅游成功的内因进行了探讨,总结出成功得益于三方面的原因,并认为平遥模式可以为国内类似的古城镇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韩雪等人在《平遥古城旅游产...(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