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方向
小类:
教育
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我国特有的专业之一,创办几十年来历经曲折,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身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是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期以来一直纠葛不清。 文章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改进的措施,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材料。
详细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主要是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期以来一直纠葛不清。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1984年,此时,该专业无论是在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都有其明确的培养目标:本科阶段“培养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师资”;研究生阶段“培养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师资”。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至1996年,此阶段非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设立, 1993年之前,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区别还比较明确。但是1993年,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合并,统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此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专业在名称、归属门类上就开始纠缠不清了。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至今,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整到法学门类政治学科之下,虽然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但是更导致了两者的混乱。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期以来的纠葛,与其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社会基础有关。师范类专业的历史和社会基础(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并无明显变化,但非师范类专业的社会基础(思想管理方式、经济体制、国际环境)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它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样该专业在发展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专业名称模糊、学科归属门类不科学;培养目标混淆;课程设置不合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这样,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各行其道,适应社会需要,顺利发展下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历程的透视,揭示该专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真正关系,以及该专业存在的本质问题,进而探寻该专业改革的正确道路。 思路:文章通过查阅借鉴前人们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解决、改进的措施,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材料。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文搜集大量资料并对其进行整合,汲取了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文章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历史资料来源真实可靠。 先进性及独特之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大多数是从传统观念出发,对该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深刻,没有把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间的关系理清楚。本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历程,看到了该专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真正关系,以及该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的本质问题,探寻该专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困难,该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深受其害,因此这项研究对于教师和学生认识专业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承担这很重要的社会功能,认识该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于国家和学校办好这个专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品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主要是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长期以来一直纠葛不清。 该专业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1984年,该专业在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都有其明确的培养目标。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至1996年,此阶段非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设立, 1993年,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合并,统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此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专业在名称、归属门类上就开始纠缠不清了。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至今。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期以来的纠葛,与其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社会基础有关。师范类专业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并无明显变化,但非师范类专业的社会基础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它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样该专业在发展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专业名称模糊、学科归属门类不科学;培养目标混淆;课程设置不合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这样,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各行其道,适应社会需要,顺利发展下去。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徐文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教育报, 2004-10-14. 2.杜明才.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3.徐首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9). 4.王浩斌、王飞南.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困境及出路[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7). 5.程思进.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改革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 6.谷清水.高等师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2,(2). 7.田克勤、刘彤.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3). 8.许庆朴、韩玉贵、马永庆.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设计[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9.许庆朴.思政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思政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设计与论证[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 10. 左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十年发展的再认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2).

调查方式

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历史的论述 1、宋锡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本书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部分,对于思政教育专业的历史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透彻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一本难得的研究专著成果。 4、徐首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第9期。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历史沿革谈起,重点是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回顾。对“文化大革命”前本专业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以后,主要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 多年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分阶段地进行分析,在肯定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在改革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阐明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面向下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深化改革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思路。 4、许庆朴、韩玉贵、马永庆,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设计,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增加,高等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拟定专业培养素质规格指标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一步。这些专业素质要求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审度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岗位上独立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据此设计出由三个学科群、十五门专业课组成的主干课程体系。 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关于改革方向的研究比较多,关于发展历程的研究比较少。总体来看,研究文献虽然比较多,但是大多数是从传统观念、既成现实出发提出一些意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深刻,也没有把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因此真正揭示本质的、有突破性的研究极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