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调查报告他做访谈形式来已经就业的农村大学生就行了调查,以此来就行对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就行分析。它包括农村大学生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以及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它涉及到了民生问题,涉及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甚至于是党的决策作用的问题。
详细介绍: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就业的主力军,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农村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他们的就业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深入调查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这一特殊群体就业难的原因,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就业真实状况分析我国当代农村大学生的普遍就业情况。解读并定义这一群体,从自身与城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比较来考察就业现状以及自身就业的经历来发现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二、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 我们主要从内外因两大方面来考察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从他们这一群体的自身素质到他们的就业心态,从国家与社会给这一群体的教育师资,就业保障,以及学校与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呵护程度、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来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根据调查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破解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 1、国家与政府要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引导农村大学生在农村就业,为他们提供工作平台。 2、学校要关注这一群体,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3、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要形成公平、公正的录用机制。 农村大学生要树立信心,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农村建设。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对广大农村的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够提出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真实的途径。为今后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方便。 基本思路:首先,我们是了解农村的学生的就业现状,阐述就业难问题的现状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其次,是对农村的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背景的分析。我们主要是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分析的;最后,分析原因之后提出了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报告的调查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运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形式,融合了各方面的研究视角和科学方法,理论依据非常充分。 先进性:目前我国学术界和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这一问题仅局限于城市大学生,很少对农村大学生就行研究,因此我们这项研究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 独特之处:本报告从研究的方法上看,主要采用实证论证构想的研究模式,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这就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揭穿了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面纱; 2、发现了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背景; 3、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建议。 总之,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挖掘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为社会及相关部门提供可行性建议。也希望此次调查能使广大农村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就业现状,为今后就业提供参考。

作品摘要

大学生是未来就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未就业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占相当高的比例。他们的就业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深入调查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以及解决就业难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就业真实状况分析我国当代农村大学生的普遍就业情况。解读并定义这一群体来发现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二、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主要从内外因两大方面来考察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从他们这一群体的自身素质到他们的就业心态,国家给了这一群体的教育水平,就业保障,以及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呵护程度,城发展的不平衡来分析他们就业难的原因。 三、解决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1、国家要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引导他们在农村就业,为他们提供工作平台。 2、学校要关注这一群体,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3、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要形成公平、公正的录用机制。 4、农村大学生要树立信心,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农村建设。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在2011年寒假社会调查报告评比中,本团队获得“优秀团队”称号,其中2位同学的报告获得二等奖,1位同学的报告获得三等奖,1位同学的报告获得优秀奖。

参考文献

1.徐殿龙,刘晓阳 中国教育现状:大学生花费等于农民13年纯收入 2005 2.杨金平,毛成耀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化解机制初探 2007 3.青彦 200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 2006 4.夏金元,胡小平 论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 2006 5.刘宗南 社会资本与农村大学生就业 2005 6.陈成文,谭日辉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 2001 7.汪雪莲 大学生综合人际关系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2006年 8.姚俊 贫困大学生:城市就业中的新弱势群体2006年 9.李慧民,李越美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2004年02期

调查方式

主要通过访谈形式进行的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众所周知农村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造成他们就业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总体上看,国内现阶段对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不在少数,他们从仪的地区作为调查对象,然后深入概述这个地区的现状原因,再以提出建议。纵观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成果大致有以下几点: 1、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大部分学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真实性和实践性,比如:刘志强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一文中认为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对农村大学生成长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与影响。 更有一部分学者从影视文本的角度来探究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比如:罗建河与沈栩共同著作的《从影视文本看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现状_影响与出路》一文中通过电视剧《兄弟手足》来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与成因,并以此分析出了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 2、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原因分析,研究者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比较适合一个地区的现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和实践性。比如盛洁的《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中介绍到农村大学生就业出路应该从社会与自身两方面来着手。而徐海燕与贾海明共同著作的《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出路》主要是从教育方面来入手。 他们不管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原因分析上都具有创新性,但是从国情上来说,对于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更应该坐下来与农村大学生面对面的进行交谈,这样挖掘的东西更加深入。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个地区的事,是全中国共有的问题,我们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加宏观一些。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