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中国行政管理的挑战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管理
- 简介: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社会转型导致的新旧规范、价值观念等的冲突和矛盾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规模日益扩大,表现形式日趋激烈,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事件在发挥巨大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对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旦应对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提高预防引导能力,成为我们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
- 详细介绍: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既是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由社会转型导致的新旧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规模也日益扩大,表现形式日趋激烈,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而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油然而生,并表现出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在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点击量超过百万次的群体性事件,如“华南虎事件”、“邓玉娇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等。这些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出现在我国各地,并呈现出与其他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的趋势,这些事件在发挥着巨大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对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旦应对或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引发社会混乱,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提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引导能力,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也成为了我国公共管理,特别是应急管理的新课题。 因此,加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网络群体性事件给中国行政管理带来很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对行政管理部门信息独享的挑战;对传统管理本位的行政管理模式的挑战;对行政管理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挑战;对行政管理部门应急水平的挑战等。因此深入调查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如何产生、发展、传播、结束等对行政管理部门在如何应对、解决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中国社会白皮书中以及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的2006-2010年度受网民关注度较高的59个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网络舆情传播情况、政府应对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得知:94%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都由国内矛盾引发,在这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政府管理范畴,而其引发模式大多为网络舆论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行政管理类事件,多数事件都拥有上百万的点击率和上百万网民的讨论参与,但作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另一主要参与方,各地方政府的应对情况并不理想,总体来说,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网络舆情一般要经历“萌芽、爆炸、巅峰、消减”四个阶段;主要的参与主体有新闻媒体、当事人、行政组织、网民等,它们各具特点和作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贯穿始终,不可或缺而且力量强大,一鸣惊人,但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表现活跃,占据主流;在舆论热点形成过程中,充当意见领袖的群体主要有网民、权威人士和政府,他们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但政府充当意见领袖更有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 许多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在网络舆情处理方面大多还停留在初级的消极应对阶段。在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方法不科学、手段不合理,只是一味的“封堵”信息,“沉默不语”严重失声,这使得政府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性偏低。 因而我们从规范和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起草与实施,净化网络环境、建立网络意见表达渠道,健全利益诉求机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建立应对机制,实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常态化管理、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善后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促进政府在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态度上,变消极为积极,主动争取网路舆论话语权,引导舆论走向,建立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从而从多个方面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给政府带来的挑战。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般规律,深入探究其对政府管理的挑战,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政府更好地管理网络群体性事件出谋划策。 思路:主要从事件特征、网络舆情、政府应对等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59个网络群体性事件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网路群体性事件研究理论从舆情传播、控制、应对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给政府等相关组织提出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调查对象具有广泛性,代表性,运用实证分析法,掌握全面系统的资料,融合了社会学、新闻学等研究视角,理论分析依据充分。 先进性:“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社会热点,但目前我国学界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独特性:现有的研究多是从具体事件探究,但仅从少数案例推出相应结论,显然不够严谨。而我们通过对大量的事件进行综合统计,深度分析,展开实证研究,从而发现新问题,得出结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调查研究来更好的了解网络发展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从源头上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2.为社会各界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情况提供丰富、具体、真实的资料。 3.为全国各地政府更好地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为更好的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提供参考,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作品摘要
-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以近几年发生的59个网络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舆情传播情况、政府应对情况行分析,得知:94%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都由国内矛盾引发,其中大部分属于政府管理范畴,而引发模式多为网络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行政管理类事件,多数都拥有上百万的点击率和上百万网民的讨论,但作为事件的另一主要参与方,各地方政府的应对情况并不理想,总体来说,消极远大于积极。 网络舆情一般要经历“萌芽、爆炸、巅峰、消减”四个阶段;主要的参与主体有新闻媒体、当事人、行政组织、网民,他们各具特点和作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贯穿始终,不可或缺而且力量强大,但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表现活跃,占据主流;在舆论热点形成过程中,网民、权威人士和政府充当意见领袖,他们各有优劣,但政府充当意见领袖更有利于事件的解决。 因而我们从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起草与实施,净化网络环境、建立网络意见表达渠道,健全利益诉求机制、健全预警机制,建立应对机制,实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常态化管理、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善后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促使政府在事件的态度上,变消极为积极,引导舆论走向,建立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三期
参考文献
- 1.杨久华,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趋势及其防范策略[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2.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N],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三期。 3.孙静,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J],2010年第2期。 4.冯雪,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舆情引导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7期. 5.网络群体性事件考验党政机关应对能力[N],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22期, 6.安呈斌,网上群体性事件特点成因分析及处置对策建议[J],公安研究,2007年第10期。 7.汪玉凯,面对群体性事件政府该如何反思和应急[N],学习时报 ,2009年12月23日。 8.邢彦辉、丁咪,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形成、传播及控制[N],中国记者报,2010年9月28日。
调查方式
-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从总体来看,国内现阶段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还是很薄弱的,文献资料也不够丰富,虽已吸引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深入研究其机制以及相关技术支撑的并不多见。在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被称为危机管理,与国内有相似之处,但国内的研究偏重于社会文化和社会道德因素,而国外偏重于对舆情关注历史和文化的沿袭因素,有大量机构和大量专业分析人员的关注。在我国, 研究主要着重于对社会稳定以及政府改革和管理方面。 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的评析: 第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没有严格限定组织化或非组织化、合法或非法,认为在网络中引起重大舆论的事件都是网络群体性事件(杜骏飞《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辨析》);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无序的甚至非法的网络事件,是一种集群行为,严重的话会对网络内外秩序产生干扰,甚至危及社会稳定。(葛琳《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 第二,多侧重于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引发模式、特征、原因等方面的研究(罗亮《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特征及其治理》;杨久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趋势及其防范策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的复杂性及其传播机制等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参与网络群体性件中各个阶层网民的不同心理、行为特征也缺乏细致研究。 第三,目前的研究非常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网络舆情的引导研究,如:李波《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田晓伟《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范国华、贾晓娜《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等等,但这些多是从具体的事件来探究问题,仅从少数案例推出相应结论,显得不够科学严谨。应加强相当覆盖范围的案例研究及数据统计,展开实证研究,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另外,所提出的一些应对方法较大、较空,比如会要求政府如何改进,现实中很难操作,应该设法提出一些实际有效又可以操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