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流动民工子女市民化探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选取社会认同的视角来研究流动民工子女的融入问题。从研究对象来说,流动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理论价值更高,由于流动民工子女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可塑性更强,研究流动民工子女的融入问题并为其融入提供政策、教育保障,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从研究视角来说,对流入地的认同程度越高,其融入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详细介绍:
在对流动民工子女的城市化研究方面,本文则力图实现宏观与微观、理论与经验的综合,将农民工子女置于主体地位,看他们如何在文本和生活实践中建构自我与外部世界。有关社会认同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更喜欢以积极而非消极的自我概念建构一种社会身份,是为了通过所认同的群体提高自尊(布朗,2007)。因此,应该把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认同放到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去理解、去透视:作为一个介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如何认识、评价城市与乡村。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各个领域在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的稳步前进、协调发展,我们需要解决好流动人口的融入问题,即市民化问题。 本文则选取社会认同的视角来研究流动民工子女的融入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民工子女市民化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一、完善教育机制,提高劳动素质;二、主导社会正气,打破偏见意识;三、改革户籍制度,落实社会保障;四、加强城乡互动,鼓动社会力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国内关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学说,用一种二维图示的方法将社会认同进行解析,同时将这一理论本土化,运用于我国社会现实的分析中,此为学术研究在此领域的先例,体现了本作品的创新性、先进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流动民工子女的融入问题可以为其融入提供政策、教育保障,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从研究视角来说,对流入地的认同程度越高,其融入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并且,本文为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9BSH033)成果之一,其调研结果是政府管理者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与科学性。

作品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并进入城市,这一进程一方面有利于城市建设以及农村劳动人口观念、技能的更新,也使大量农民工还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致使农民工还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市民一样的物质生活、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条件,这种状态一方面不利于激发农民工的积极性,使农民工产生负面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容易激发各种社会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各个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在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想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都要解决好流动人口的融入问题,即市民化问题。 基于此认识,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我们的研究及统计数据表明流动民工子女的社会认同现状具有二重性,即对农村的认同减弱而对于城市的认同加强。这种二重的社会认同预示着其行为取向为脱离农村社会,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在此过程中,大量学者对农民工的融入进行了探讨与论述,而本文则选取社会认同的视角来研究流动民工子女的融入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民工子女市民化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一、完善教育机制,提高劳动素质;二、主导社会正气,打破偏见意识;三、改革户籍制度,落实社会保障;四、加强城乡互动,鼓动社会力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安徽商报》报道我系国家级“三下乡”服务团队在合肥市六十一中开展活动情况。 发表在9月27日的《安徽商报》A005版的头条新闻《大学教授走进小学生课堂——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在61中建立帮扶基地》,对我系“关爱农民工子女,共建和谐社会”国家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在合肥市六十一中开展帮扶农民工子女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新闻链接:) 2、本文前期成果获得安徽省2010年暑期“三下乡”优秀调研课题二等奖。

参考文献

1】方志,《两代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姜作培:农民市民化必须突破五大障碍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3】郭星华、邢朝国,《社会认同的内在二维图式—以北京市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7】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8】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以往学者们的社会认同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中,社会认同的类型通常被划分为两种,具体到农村与城市的认同问题上,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偏向于城市认同或者农村认同中的其中一个方向;另一种是认同出现模糊化,即介于城市认同和乡村认同之间。然而,这种简单的描述不能够清晰的解释复杂的社会认同现状。这种社会认同研究忽视了认同的内在二维性,简单地用强弱等概括人们的社会认同状况。 在社会认同的两个内在维度上形成了四种类型的社会认同。其中第一种类型是积极性的社会认同,即个体对社会群体本身的认知与对自身与社会群体关系的认知具有一致性,都是积极取向的。因此,个体会积极地融入社会群体。而当社会认同的两个维度的方向不一致时,矛盾性的社会认同便形成了,它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对社会群体本身持积极的评价,但对自身与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评价却是消极的;一类是个体对社会群体本身的评价是负面消极的,但对自身与社会群体的关系持积极的评价。在前者中,个体通常会有两种类型的行动:一种是改变自身,以适应和融入社会群体;一种是受到挫折,进而强化对原有群体的认同,出现认同的内卷化状况。在后者中,个体同样也会出现两种类型的行动:一种是因对社会群体本身的不满,而脱离群体;一种是无可奈何地维持现状。最后一种社会认同类型是消极性社会认同。与矛盾性的社会认同不同,消极性的社会认同在认同的两个维度上是一致的,即一律都是负面的批判的。在此种社会认同中,个体通常有负面情绪,对群体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偏见、歧视乃至敌对行为等。   在对流动民工子女的城市化研究方面,以往的学术研究更多地是从现代化、城市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变迁出发,较少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个体经验;相反,部分媒体报道敏锐地抓住了个体所经受的阵痛与挣扎,但更多的是经验和感性的呈现。本文则力图实现宏观与微观、理论与经验的综合,将农民工子女置于主体地位,看他们如何在文本和生活实践中建构自我与外部世界。有关社会认同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更喜欢以积极而非消极的自我概念建构一种社会身份,是为了通过所认同的群体提高自尊(布朗,2007)。因此,应该把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认同放到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去理解、去透视:作为一个介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如何认识、评价城市与乡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