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世界博览会收入与投入关系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旨在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世界博览会占地面积、展览期、参展国家数目和参观人次数四大因素对其收入投入比的影响程度。 本文对从1970年起共计16届世界博览会的相关指标与当届世博会的收入投入比之间进行估计,从绝对与相对两方面分别作出边际分析与弹性分析,并最终引入滞后变量建立动态模型。经过对计量模型的不断修正,得到了反映他们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得到结论与建议。
详细介绍:
一个半世纪前问世于欧洲的世界博览会,早已被世界各国视为展示经济和社会成就及综合国力的舞台。各主办国已不能仅为产品参展而满足, 更重要的是要把举办世界博览会视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动力。一届届成功举办的世博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总结经验,研究世界博览会何以成为拉动主办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杠杆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世界博览会占地面积、展览期、参展国家数目和参观人次数四大因素对其收入投入比的影响程度,这项研究,对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历届世博会年鉴对于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和记载,这些数据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构成了此次研究的基础。对从1970年起共计16届世界博览会的相关指标与当届世博会的收入投入比之间进行估计,从绝对与相对两方面分别作出边际分析与弹性分析,并最终引入滞后变量建立动态模型。经过对计量模型的不断修正,得到了反映他们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得到结论与建议。 最后得到结论,世界博览会的收入投入比取决于展览天数、参展国数、占地面积这三大因素。其中展览天数、参展国数起促进作用;而世博会的占地面积则起抑制作用。此外,参观人次不是影响世博会收入投入比的显著性变量,因而舍弃之不作为解释变量。因此,未来世博会的主办国可据此确定最理性的侧重点,适度延长展览期限、增加参展组织数量、控制会展面积,以从经济层面上实现收入投入比的最大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的撰写是出于对世界博览会及其经济效益这一热点的关注。其目的在于研究各种因素对世界博览会收入投入比的影响程度。 作者选取世界博览会占地面积、展览期、参展国家数目和参观人次数四大变量。作者对所取得数据作出基本估计之后,又分别作出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最终引入滞后变量建立动态模型,得出结论。此外,作者又依据所得模型对上海世博会的收入作出预测评价。提出了基于模型分析结果的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者查阅大量资料,在网状交织的信息系统中筛选出真实可信的、符合数量分析要求的数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自2010年9月起即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已经开始着手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力求真实。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全面而真实的展示了历届世界博览会及所研究因素的数量关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世界博览会作为现代会展业的精髓,是其最规范的形式。每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主办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也代表了当时会展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认识到这一点,本文对于世博会的研究无疑对整个会展业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品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世界博览会占地面积、展览期、参展国家数目和参观人次数四大因素对其收入投入比的影响程度,这项研究,对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历届世博会年鉴对于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和记载,这些数据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构成了此次研究的基础。对从1970年起共计16届世界博览会的相关指标与当届世博会的收入投入比之间进行估计,从绝对与相对两方面分别作出边际分析与弹性分析,并最终引入滞后变量建立动态模型。经过对计量模型的不断修正,得到了反映他们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得到结论与建议。 最后得到结论,世界博览会的收入投入比取决于展览天数、参展国数、占地面积这三大因素。其中展览天数、参展国数起促进作用;而世博会的占地面积则起抑制作用。此外,参观人次不是影响世博会收入投入比的显著性变量,因而舍弃之不作为解释变量。因此,未来世博会的主办国可据此确定最理性的侧重点,适度延长展览期限、增加参展组织数量、控制会展面积,以从经济层面上实现收入投入比的最大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Renzo Lecardane & Zhou Jian. Great Event, a new strategic instrument for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impact of World EXPO on City and Society. Time Architecture, 2003,4 [2] 刘晓东.世博会历经150载方兴未艾.国际商报,2002,3,20(005) [3] 克劳德・塞尔旺,竹田一平著,魏家雨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65~72. [4] 三菱研究所网站. [5] 世界经济信息服务公司网站 [6] William R. Wynd & David W. Weig.1974年世博会经济影响:对1974年5月4日至11月2日美国斯波坎县可纳税商业收入总额详论. [7] 李 旭,马 峰.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8,23(3):85~89. [8] 乔 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经济地理,2006,12:63~66. [9] 胡 平,杨 杰.会展业经济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为例. 旅游学刊, 2006,21(11):81~85. [10] 张瑶瑶. 世博会的显性支出与隐性收入

调查方式

■会议■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三菱研究所(MRI,1985)利用“投入—产出”地区性经济模型估计日本直接花费在世博会上的开支为11579亿日元,由此估计日本创造出457773个工作岗位,衍生出23163亿日元的经济增长。这大约相当于1985年日本GDP的0.75%,是世博会直接指出的1.9倍。而世界经济信息服务公司(WEIS,1995)采用有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出与MRI大相径庭的结论:筑波世博会的真实影响力在于日本全国经济而非茨城县当地经济,而且其创造就业岗位数的估计仅为MRI的1/20。 William R. Wynd 与David W. Weig(1975)研究了1974年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专业世博会,对斯波坎当地经济的影响。他们利用1966至1973年8年间每个标准产业分类组(SIC)的季度收入总额来推断1974年前3个季度收入总额的正常(假设不举办世博会)趋势水平。然后,将实际总收入与推断值进行比较。由于1974年世博会是办展期间唯一对斯波坎县产生重大经济影响的因素,因此,实际收入总额与预计收入总额之差即为世博会而引起。最终得到,除去与建造场地相关的建筑活动,1974年世博会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为1.16亿美元,每位参观者给当地带来的平均消费水平为23.2美元。 有关机构或个人的研究多针对某一届特定的世博会进行,而我们的研究则是将16届的世博会作比较,以解释它们在经济效益上成功的原因。 自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起至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博览会共计16届世博会是本次分析的研究范围。虽然1970年以前的24次世博会无疑也发生了相当的投入和产出,但由于年代过早,许多因素已不可同日而语,本文无意将分析延伸到1970年之前的世界博览会。 为解决世博会举办间隔期较长所带来的经济指标间难以比较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收入投入比作为世博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旨在剔除绝对值所带来的伪差异。 最后,毋庸讳言,历届世界博览会的场馆面积等因素亦产生了除经济效益之外的其他收益,但这并非本次研究的内容。前述四个因素对城建、旅游、投资、进出口等的刺激,都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为该地区提供额外收益。因此,本次分析仅限于对1970年以后历届世博会中四项因素对收入投入比影响的度量。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