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桑树枯萎新病原细菌快速准确检测技术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根据RNA聚合酶的rpoB处基因,设计引物,利用常规PCR及RT-PCR的方法非常简单快速检测引起桑树枯萎的细菌Enterobacter mori 。特定性多种桑树的附生植物细菌所检测过,均100%有效。该检测手段的灵敏性,利用实时PCR检测能可靠地察觉到至少10fg/ul的DNA的来自桑树根茎的细菌细胞的悬浮液。
- 详细介绍:
- Enterobacter mori 是一种引起桑树细菌性枯萎的细菌,它正在成为一种威胁中国桑树园的病害。由于目前还没发现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对桑树潜在感染进行可靠的检测就显得很必要了。因此本研究中,我们建立起一种快速的PCR检测技术,用来检测E. mori。根据RNA聚合酶的rpoB处基因,我们设计好引物,利用常规PCR及RT-PCR的方法非常简单快速,而且特定性已经被4个代表E...(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近年浙江、广西两省桑蚕产区发现一种新的病原菌E.mori ,导致大面积桑叶枯萎,造成蚕桑业重大损失。传统的检测程序繁杂,耗时长,常常延误了防治。这一套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直接检测取自田间病树根茎样本的细菌悬浮液,基本上可达到只要有一个活的细菌就能有效的检测出来的效果,可避免病菌的纯化培养及其DNA的检测鉴定等复杂程序。从而在保证灵敏准确的同时,大大缩短检测时间,为农业防治和对症下药提供基础。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桑树的枯萎细菌Enterobacter morus是2009年由实验室首先发现并报道的,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本项目中PCR检测技术的核心在于引物,而此种引物是我们基于Enterobacter morus RNA聚合酶的rpoB处的基因序列独立设计出来并经过检验具有特异性和灵敏性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桑树枯萎病菌的灵敏快速的PCR检测方法一旦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可以在发病初期就及时确定是否是该病菌所导致,从而帮助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帮助农民减少桑枯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物力损失,帮助提高蚕桑业产品质量,为蚕桑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学术论文摘要
- Enterobacter mori 是一种引起桑树细菌性枯萎的细菌,它正在成为一种威胁中国桑树园的病害。由于目前还没发现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对桑树潜在感染进行可靠的检测就显得很必要了。因此本研究中,我们建立起一种快速的PCR检测技术,用来检测E. mori。根据RNA聚合酶的rpoB处基因,我们设计好引物,利用常规PCR及RT-PCR的方法非常简单快速,而且特定性已经被4个代表E...(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该项目是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的,方法简便快速,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1. Adékambi, T., Drancourt, M., and Raoult, D. 2009. The rpoB gene as a tool for clinical microbiologists. Trends Microbiol. 17:37-45. 2. Baumgartner, A., Grand, M., Liniger, M., and Iversen,...(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桑树(Morus alba Linn.)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植物, 其不仅是家蚕唯一的食物来源是, 同时也是中国蚕农的主要经济支柱。因此,桑树的一些流行病害也受到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报道的桑树病害有400 多种,国内发现有100 多种,其中真菌病害88 种,病毒病害10 种,线虫病害6 种,生理病害4 种,细菌病害5 种和植原体病害2 种 (蒯元璋 2000; 胡兴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