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天津市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项调查使用UPI量表、非理性信念问卷、领悟与社会支持量表、情感平衡量表、自尊量表,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天津市高校2000多名单亲及双亲大学生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目的是了解天津市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以便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详细介绍:
本项调查在前期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当前我国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现状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大学生具体状况制定问卷,并有专家审校,最终使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UPI量表、非理性信念问卷、领悟与社会支持量表、情感平衡量表、自尊量表,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天津市高校2000多名单亲及双亲大学生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将单亲与双亲家庭大学生进行比较,并对单亲组从不同角度分组再进行比较,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力争较客观地反映当前社会下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项调查独特性体现在:1、样本量大2、问卷内容丰富3、在单亲组与双亲组比较的基础上,将单亲组从不同角度分组进行比较,能较全面客观的反映问题。最终目的是了解天津市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以便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主要目的:探讨当前社会下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天津市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前期查阅资料,了解当前我国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现状,针对我国大学生具体状况制定问卷,并在天津市部分高校发放问卷,然后将单亲与双亲家庭大学生进行比较,并对单亲组从不同角度分组再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力争较客观地反映当前社会下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问卷的制作与选取经过仔细分析,并有专家审校,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天津市20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首先在单亲家庭大学生和双亲家庭大学生两个群体中比较先,再把单亲家庭大学生从不同角度分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进性及独特性体现在:1、样本量大2、问卷内容丰富3、在单亲组与双亲组比较的基础上,将单亲组从不同角度分组进行比较,能较全面客观的反映问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研究为天津市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科学的可行性对策。

作品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可行性对策,以便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使用UPI问卷、非理性信念问卷、领悟与社会支持问卷、情感平衡问卷、自尊问卷对天津市高校单亲及双亲大学生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单亲组和双亲组比较:①两组在家庭支持、社会总支持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自尊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O.05)。2单亲大学生中不同组比较:①男生组和女生组正性情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经济困难组与非经济困难组正性情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长期与母亲居住组与长期与父亲居住组在各问卷上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④未担任社会职务组与担任社会职务组正性情感及情感平衡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单亲大学生领悟到来自家庭内的关心与支持较双亲学生少,单亲大学生自尊心较双亲学生强。2单亲女大学生、贫困生、未担任社会职务的学生情感平衡能力较差,应重点给予关注。3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给予单亲家庭大学生更多的支持,共同促其心理健康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汪向东,汪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 [2]王玉.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对其震后应激反应的预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18-121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 [5]左 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6]陈小建,吴勤喜,刘峥嵘.教师的情感平衡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08,7. [7]尚永吉.浅析单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8]刘裕,贾志永. 当代大学生情感平衡与心理健康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3. [9]刘苓,何思忠,吴云.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分期[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Vol.15,No.1,2007. [10]侯筱菲,毛富强,梁瑞华,冯秀娟,刘霞,刘宏伟,刘佩佩.四种类型单亲家庭亲子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相关分析.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2010,10.

调查方式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天津市2000多名大学生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 随着单亲家庭数量的逐年递增,单亲家庭的学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单亲家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教育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 心理学家们的关注。 欧美国家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起步较早,至今己相当深入。1976年,美国进行过一次全国性的儿童精神卫生调查(NSC),根据家长提交问卷的结果统计: 离婚家庭儿童在过去一年内曾有过心理困扰的比例较双亲家庭儿童高。离异家庭儿童在压抑和社会退缩方面表现严重,与双亲家庭子女有显著差异 (Pcterson&Zul,1986)。有关研究显示离异家庭对子女的学业及人际交往也存在消极影响。有些研究侧重于儿童的年龄因素,认为离婚时子女年龄越小,所受的影响越大(Herzog &Sudia1973)。 国内近年来对离异家庭儿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较多地集中在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的揭示、分析离婚对子女心理发展消极影响的探究上。1988年由林崇德教授承担的“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及对策研究”课题,开始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展开研究 。李学容对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及身体症状等方面与完整家庭子女存在着差异;离异家庭子女存在着自卑自责、冷漠孤独、对人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2003年由刘建勋、毛富强等完成的“父母离异子女精神卫生问题调查”课题,对天津市和平区的中小学生单亲家庭子女精神卫生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比双亲家庭青少年具有更多的精神卫生问题,表现在过分早熟、对人冷漠、交往不良、敌意和品行障碍等”。 综观国内外研究,很多学者认为单亲家庭对子女有严重负面影响,表现在物质生活、自我认知、心理情绪、角色调适、学习成绩、性别意识认定、行为特点和情感沟通等方面。以往研究更多地关注对单亲家庭子女总体心理特点的描述,而对于从不同年龄阶段、父母离异时间长度、性别、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双亲家庭子女进行比较性研究的较少。通过文献查阅:近五年对较大样本的城市单亲子女的研究较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