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中青年居民脑卒中个体健康危险度评估模型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为了建立城市中青年居民的脑卒中的个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模型,预测个体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通过运用Meta分析法,确定各种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数学模型方法建立危险分数表,从而形成脑卒中的个体危险因素评价模型。最终建立适合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脑卒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模型。并借此预测该个体未来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建立的该模型是健康教育的有力依据,也是当前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方法。
详细介绍:
城市中青年居民脑卒中个体健康危险度评估模型研究 张彪1 杜乐1 张攀1 艾文斯1 兰锋1 王媛2 芦文丽2 【摘要】目的建立城市中青年居民的脑卒中的个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模型,预测个体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方法运用Meta分析法,确定各种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数学模型方法建立危险分数表,从而形成脑卒中的个体危险因素评价模型。结果 建立适合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脑卒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模型。借此预测该个体未来的脑卒中发病危险。结论该模型是健康教育的有力依据,也是当前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脑卒中;健康危险度评估;生活方式;Meta分析 A study on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stroke for young and middle urban resid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 and predict individual’s risk of stroke for young and middle urban residents in the future. Methods A risk score table was established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参赛作者:张彪、杜乐、张攀、艾文斯、兰锋 2.指导教师:王媛、芦文丽 commendatory and mathematic model. Then a model of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stroke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An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pplicable to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gender, age groups was established. It can predict the individual’s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future. Conclusion The model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health education to persuade people to change their unhealthy lifestyles and behaviors, and could be used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Keywords】Stroke;Health Risk Assessment;Life Style Factors;Meta 1 前言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Stroke),是当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严重。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痛苦。我国近年脑血管病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或二位[1]。据预测:到2020年脑卒中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的致残原因[2]。在我国,其发病率为0.3~1.0%,致残率为70~80%,预计到2010年脑卒中的死亡率将达到231.3/10万,全国将有321万人死于脑卒中[3]。脑卒中的预防效果远胜于治疗,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是脑卒中预防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应用文献评阅和数据模型方法,建立脑卒中的个体健康危险度评估模型,预测个体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今后在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及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达到预防和延缓脑卒中发生的目的。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通过文献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1994年1月-2010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和学位论文中的关于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收集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资料[6]。文献纳入标准参照参考文献[5],疾病及危险因素的判定标准参照参考文献[6]的标准。通过对文献的评阅分析,利用Meta分析结果,考察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超重、饮酒、吸烟),确定各种因素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 2.2 统计分析方法 2.2.1 Meta分析 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别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例数,输入数据,对研究文献的OR值进行齐性检验,当结果存在异质性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反之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效应大小以OR值估计。通过分析得出各研究因素合并OR值及95%CI。 2.2.2 危险分数的计算 利用Meta的结果,在确定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模型方法,建立危险分数表,形成脑卒中的个体危险因素评价模型。危险分数是危险度评估的重要指标。建立评价模型的关键是如何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如何将各因素产生的危险分数转化为组合危险分数。 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 2.2.2.1 计算基准发病比例  基准发病比例是具有最低危险因素的个体发病率与人群总发病率的比值。根据Rothman和Keller提出的计算公式: 基准发病比例为 ,其中Ri:表示某一暴露水平的危险分数; :表示人群的平均相对危险度;RRi:表示暴露于这一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Pi:表示暴露某一水平危险因素的个体占人群的比例。Pi =人群中暴露于这一水平危险因素的个体占总人口的比例。由于研究的慢性病发病率一般都小于5%,因此,可以用OR值来代替RR值。也可以通过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计算基准发病比例:基准发病比例=1-PAR%。计算得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2.2.2.2 计算危险分数  危险分数= 基准发病比例×相对危险度 2.2.2.3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对于有多项危险因素的疾病,需计算组合危险分数:将危险分数>1的各项分别减去1的差作为相加项,危险分数≤1的各项危险因素作为相乘项,将相加项和相乘项的结果相加,得到组合危险分数。 计算方法:Pz= (P1-1 ) + (P2-1 ) + ……+ (Pn-1 ) +Q1 ×Q2×……×Qm Pz:组合危险分数;Pi:大于等于1的各项危险分数;Qi:小于1的各项危险分数。结合疾病的发病率,可以预测未来的发病危险[4]。 2.2.3 计算发病危险  当一种疾病有多种发病因素时,需计算在组合危险分数下发生某疾病的危险。发病危险=人群总发病率×组合危险分数。 3 结果 由于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在各个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下的基准发病比例不同,根据不同性别筛选出的主要危险因素,得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暴露于不同危险因素情况下脑卒中的危险分数。 以吸烟和脑卒中的关系为例: 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根据我国吸烟与脑卒中的Meta 分析,OR 值为1.74。结合2002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资料[6],可计算不同吸烟情况的脑卒中的危险分数(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吸烟情况的脑卒中危险分数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吸烟率 (%) 基准发病比例 吸烟者的危险分数 不吸烟者的危险分数 吸烟率 (%) 基准发病比例 吸烟者的危险分数 不吸烟者的危险分数 青年18-44岁 0.535 0.7164 1.2465 0.7164 0.017 0.9876 1.7184 0.9876 中年45-60岁 0.595 0.6943 1.2081 0.6943 0.036 0.9741 1.6948 0.9741 以此类推,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段的合并OR 值以及在各个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下的基准发病比例,得出暴露于不同危险因素情况下脑卒中的危险分数表。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脑卒中患者危险分数转换表 因素 测量值 18-44岁 45-60岁 男性危险分数 女性危险分数 男性危险分数 女性危险分数 吸烟 不吸烟 0.7164 0.9876 0.6943 0.9741 吸烟 1.2465 1.7184 1.2081 1.6948 饮酒 不饮酒 0.6809 0.9186 0.6236 0.9283 饮酒 1.3822 1.8648 1.2659 1.8844 超重 正常 0.6559 0.6048 0.7130 0.6030 超重 1.7380 1.6028 1.8893 1.5980 糖尿病 无 0.9365 0.9559 0.9559 0.8474 有 2.6034 2.6575 2.6575 2.3557 冠心病 无 0.9543 0.9514 0.8577 0.8305 有 3.9987 3.9865 3.5939 3.4796 高脂血症 无 0.5014 0.7335 0.4646 0.5391 有 2.3414 3.4254 2.1697 2.5174 高血压 无 0.5021 0.7249 0.3220 0.3346 有 3.5753 5.1615 2.2929 2.3821 高血压家族史 无 0.6628 0.9155 0.6628 0.9155 有 2.5517 3.5247 2.5517 3.5247 脑卒中家族史 无 0.9009 0.9095 0.9009 0.9095 有 3.8108 3.8470 3.8108 3.8470 从上表可知,相对于其他危险因素,具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以及有慢性病家族史的人,无论男女和年龄,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均较高。在得到危险分数表后,可根据个体的情况,利用组合危险分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个体的组合危险分数。 例如:1名43岁的男性,吸烟,不饮酒,有高血压,无糖尿病,无高脂血症,无冠心病,超重,有高血压家族史,无脑卒中家族史,根据表2,目前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1.2465,0.6809,1.738,0.9365,0.9543,0.5014,3.5753,2.5517,0.9009。 其组合危险分数为:(1.2465-1)+(1.738-1)+(3.5753-1)+(2.5517-1)+ 0.6809×0.9365×0.95435×0.5014×0.9009= 5.3864 对于该男性而言,其中吸烟是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超重是可以控制的。如其能够戒烟,控制血压、体重,那么其危险分数分别变为:0.7164,0.6809,0.6559,0.9365,0.9543,0.5014,0.5021,2.5517,0.9009。 其组合危险分数为:(2.5517-1)+0.6809 ×0.9365 ×0.95435 ×0.5014 ×0.9009 ×0.7164×0.6559×0.5021= 1.6166,较原组合危险分数降低3.7698。 上述结果的比较表明,通过戒烟,控制血压、体重,该男子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下降约69.99%。将危险分数与该年龄组男性人群的脑卒中发病概率相乘,即可得到该男子未来10年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 4 讨论 4.1 健康危险评估的意义 健康危险度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性的科学[7]。健康危险度评估的优越之处在于定量地分析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病或死亡情况做出预测,同时可以估计个人的特征、习惯和健康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将来死亡的危险性, 有利于卫生保健工作者给他们的病人或服务对象提出有益的劝告[8]。可以从中发现不健康的个人习惯,并加以改正,这样就可以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通过健康危险评价,可以确定各种危险因素对于发生某一疾病的危险程度,明确预防的重点,对于改变其生活方式,将可能发生的疾病危险降到最低限度,具有重要的意义[4]。 健康危险度评估属于疾病的第一级预防,在疾病尚未出现时评估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促进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脑卒中的9个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健康行为改变的,也就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降低脑卒中发病的可能性。利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将个体所存在的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定量并转换成了危险分数,结合脑卒中的10年发病概率,可计算脑卒中的发生危险,推测个体未来10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用直观的数据向个体展示危险因素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促使其改变与脑卒中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4.2 危险评估与健康管理之间的关系 脑卒中个体发病危险评估作为防治脑卒中的一项实用技术,用直观的数据或图形向个体展示危险因素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促使其改变与脑卒中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并帮助医生和患者共同选择最佳治疗干预方案[9]。它可以根据个人提供的健康信息,生活方式及其体格指标等资料,对个体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得到的危险分数和组合危险分数,对个体存在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哪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程度[10]。并对个体进行合理的健康管理,这样就可以因人而异采用适合的干预措施。 国内外研究显示,健康危险评估对健康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斯坦佛五城市试验,通过减少盐的摄入量、减重、增加体力活动以及药物的应用,降低血压、血脂水平等来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下血压下降4%,血清总胆固醇下降2%,吸烟率减少13%,危险因素的下降带来人群总死亡危险降低15%,而冠心病死亡危险则减少16%[11]。在干预措施结束3年后,研究者对居民进行了随访,发现一定的长期干预效果[12]。 利用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制定了脑卒中个体危险度评估模型,结合10 年发生概率计算出个体脑卒中的发生危险,可评价个体目前及未来10 年发生脑卒中的潜在危险,这是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为慢性病的控制策略开辟了一条重要道路,慢性病的预防胜于治疗,危险评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措施,也为其他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措施》.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 Murray CJ,Lopez AD. Alternative projections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by cause1990-2020: G1oba1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Lancet,1997; 349(9064): 1498-1504 [3] 杨功焕.健康模式转变与中国慢性病控制策略.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4):145-148. [4] 肖永康,胡传来.冠心病个体发病危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1):1-3. [5] 刘琪.中国中青年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山西医科大学,2005. [6] 王陇德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 龚幼龙.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1. [8] 施侣元.流行病学词典.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12-31. [9]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医学治疗服务规范.2002,4. [10] 朱立强,张玲,刘岭,等.健康危险评价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卫生统计,2008,25(5):504-506. [11] Farquhar JW,Fortman SP,Flora JA,et a1.Effects of community wide education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the 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JAMA,2000,264(10):359-340. [12] Winkleby MA,Taylor CB,Jatulis D,et a1.The long-term effects of 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trial:the 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Am J Public Health,2004,86(3):1773-1779.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建立城市中青年居民的脑卒中的个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模型。思路: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及学位论文中关于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的评阅分析,利用Meta分析结果,确定各种因素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相应公式,将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转换成危险分数,结合脑卒中的10年发病或死亡概率,计算脑卒中的存在发病或死亡危险,建立针对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评估模型及预测评估工具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运用Meta分析法,确定各种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数学模型方法建立危险分数表,从而形成脑卒中的个体危险因素评价模型。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本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脑卒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模型。借此可用于预测社区居民群体和个体的脑卒中发病风险,为进一步进行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现实指导意义: 该模型是健康教育的有力依据,也是当前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方法。

作品摘要

【摘要】目的建立城市中青年居民的脑卒中的个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模型,预测个体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方法运用Meta分析法,确定各种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数学模型方法建立危险分数表,从而形成脑卒中的个体危险因素评价模型。结果 建立适合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脑卒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模型。借此预测该个体未来的脑卒中发病危险。结论该模型是健康教育的有力依据,也是当前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脑卒中;健康危险度评估;生活方式;Meta分析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措施》.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Murray CJ,Lopez AD. Alternative projections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by cause1990-2020: G1oba1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Lancet,1997; 349(9064): 1498-1504 [3]杨功焕.健康模式转变与中国慢性病控制策略.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4):145-148. [4]肖永康,胡传来.冠心病个体发病危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1):1-3. [5]刘琪.中国中青年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山西医科大学,2005. [6]王陇德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龚幼龙.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1. [8]施侣元.流行病学词典.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12-31. [9]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医学治疗服务规范.2002,4. [10]朱立强,张玲,刘岭,等.健康危险评价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卫生统计,2008,25(5):504-506. [11]Farquhar JW,Fortman SP,Flora JA,et a1.Effects of community wide education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the 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JAMA,2000,264(10):359-340. [12]Winkleby MA,Taylor CB,Jatulis D,et a1.The long-term effects of 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trial:the 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Am J Public Health,2004,86(3):1773-1779.

调查方式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文献收集。电话访问、社区调查收集居民相应信息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20世纪70年代,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在国外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如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提高生产率、预测和预防健康问题、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雇佣雇员750人以上的公司里,实施健康风险评估的公司1992年已达到了90%以上。目前这一研究方法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重视,被应用在健康促进项目中,此外,在卫生决策中的作用也得到了WHO及各国政府和卫生机构的重视。 我国有关评估工具的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初期,上海医科大学龚幼龙教授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引入我国,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开始采用这一方法,但主要用于课堂教学。90年代初,袁建平依据上海市的人群死亡资料、人口学资料,结合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等制定了上海市男性、女性全死因和主要死因10年死亡概率表及人群前15位主要死因的危险分数转换表。然而,由于生理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利用国外的人口流行病学资料制成的危险分数表并不适合中国人群。进入90年代以后,国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开始增多,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逐渐增多。2007年,张玲、易东等人根据重庆市社区人群的资料,建立了糖尿病、脑卒中等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定量评价标准及个体健康危险评价模型,但此模型尚缺乏广泛的适用性。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评阅分析,利用Meta分析结果,考察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超重、饮酒、吸烟),确定各种因素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利用数学模型得出脑卒中各危险因素的基准发病比例,建立城市居民的脑卒中危险分数转换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