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行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挑战
小类:
社会
简介:
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切实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应性调整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就高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大学生“村官”工作要求进行针对性调整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
详细介绍:
在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就业困境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智力支持的双重背景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任职、干事创业已成为明确的就业导向。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并提出从2008年到2012年,连续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9年4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既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保障,又要强化竞争择优。《意见》同时提出:“高等学校要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工作”。2010年5月颁布出台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高等院校要加强适合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的本科专业点、硕士学位点建设,为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继续学习深造创造条件”。可见,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毕业生等方面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找到各自的准确定位点。 由此,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切实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作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主体,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应性调整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在对河南省15个市(地)县750名大学生“村官”以及省内10所高校6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就高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大学生“村官”工作要求进行针对性调整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切实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作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主体,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应性调整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就高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大学生“村官”工作要求进行针对性调整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本作品着力于探讨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在目前国内学界几乎是空白,因此本研究将会起到填补学术空白的作用。2、本作品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找到大学生村官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在国内尚属鲜见。3、本作品为培养适合农村需要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系统论证,提出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教育方式、途径以及模式,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9年,中组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以保障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目前多数高校与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导向和要求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环节。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逐步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完善已是迫在眉睫。

作品摘要

在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就业困境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智力支持的双重背景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任职、干事创业已成为明确的就业导向。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从2008年到2012年,连续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2009年4月,中组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既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保障,又要强化竞争择优。2010年5月颁布出台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也进一步强调,“高等院校要加强适合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的本科专业点、硕士学位点建设,为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继续学习深造创造条件”。可见,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毕业生等方面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找到各自的准确定位点。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中组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0号) 2.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2005.5.10 3.温铁军.“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与我国教育体制的适应性调整[J].民族教育研究.2010(1):30-33 4.王丽萍, 黄宏, 等.论新形势下村官选用机制的构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141-144 5.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3):53-59 6.周健.大学生“村官”培养及农村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J].现代教育科学.2009(5):143-144 7.夏利明,朱绍友等.从“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看农科高校大学生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 2010(6):78-81 8.王志刚,于永梅.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满意度评价及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87-96

调查方式

本项目在对河南省15个市(地)县750名大学生“村官”以及省内10所高校6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等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2008年3月,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地都做出积极部署,掀起了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工作的新高潮,而对村官工作的制度与成效的研究也开始成为国内理论界的热点。目前,学者们围绕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图、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讲,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背景与政策意图。这方面的文章大多局限于对政策的简单介绍和评价,很多是泛泛而谈。王天敏针对当前的各种观点,提出:不能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机械类比,二者在文化层次、行为动机、选拔程序、与农民的关系、待遇、政策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张丽 、李文波 、翟书斌 、张敏 等认为,大学生村官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大学生村官计划绝非权宜之举,而是一项长远的制度安排,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 (2)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现实意义。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开辟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执政水平,为国家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 (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证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课题组对河南平顶山及北京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典型调查 ,袁君宝对武汉进行了调查分析 ,发现了大学生“村官”不能融入农村、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大学生村官政策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4)对大学生村官角色的研究:钮钦的《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栗振宇的《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等。这些研究指出,目前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实现角色的转换和自我认同是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角色的社会化来加以解决。 当前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政策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但是就如何培养适应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村官,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过程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高校人才培养与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研究非常欠缺,本项研究正是弥补了这个领域的不足。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