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河南省如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探析——以富士康落户郑州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为主要以富士康落户郑州这个例子为引子,从而从宏观和微观分析,我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便有哪些优势,同时又指出我省在承接转移方面面临的劣势和不足,提出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详细介绍:
学术型论文,详细介绍见论文。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以富士康落户河南这一事件为切入点,结合产业转移理论分析,指出河南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最后针对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对策和建议。 本文基本思路是以富士康成功落户河南这一事实为例,发现河南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劣势和不足之处,并从中得出有关产业转移承接的启示,最后,针对问题和启示提出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科学性体现在以富士康集团落户郑州这一实事为例,并结合国际上有关产业转移科学理论,来分析我国产业区位转移和产业承接问题。 作品的先进性主要是紧跟新闻实事,并结合实事来分析研究社会问题。 作品独特之处在于运用最为前沿的理论,紧跟事实,通过事实结合科学理论来做的实证研究,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做了有机的结合,是新制度经济学所倡导的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可资借鉴。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就在于关注当今有利于我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实事,并结合国际上有关产业转移的科学理论,分析得出我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并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和建议,而这些问题中很多正是我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我们提高产业承接能力的努力方向,本文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对河南省的产业承接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产业转移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整合的客观要 求和必然规律。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产业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点省份之一,能否充分利用其在能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克服自身存在的劣势和不足,对河南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省内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产业转移概念和相关理论的论述,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及意义,并从承接富士康这一实例中发现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刘靳冈,卢才瑜.关于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地6期. [2].吴汉贤,邝国良.广东产业转移动因及效应研究[D],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第15期. [3].孙媚美,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翁乾麟,产业转移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D],学术论坛.2007年第12期. [5].王鲁峰,梁建辉.大招商成富士康落户郑州主要机缘[N],大河报.2010.8.3. [6].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2002年第8期. [7].贾亲亲.从富士康“内迁”看地方产业升级隐患[J],南方网 [8]. 王作成,韩联伟,穆文龙,乔继明.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及对策分析[D],中州学刊.2007年9月第5期. [9].陈中小路.河南如何抢到富士康[J],《中国市场》2010年第38期. [10].张黎黎,马文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D],江淮论坛.2010年第5期

调查方式

走访 人员介绍 统计报表 书报刊物 图片、照片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本篇论文主要以富士康落户河南这一事件为例,来探讨河南应如何处理产业转移问题,应归类为产业转移研究领域,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不少,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有梯度转移理论、雁型模式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国际生产折衷论等。国内也有卢根鑫、李国平、俞文华等人对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陈建军、赵张耀、汪斌等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罗建华、卢根鑫、余慧倩等人对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以及吴伟萍、张毅、罗云毅等人对产业转移战略选择和对策的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