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社会空间视角下失地农民就业边缘化的新思考--以郑州市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现如今失地农民问题亟待解决,然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本文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再次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5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掌握较为详细的资料,使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在原有政策基础上,结合社会空间因素,从内外两方面寻求解决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缺失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促进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
- 详细介绍: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他们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然而目前普遍的资金安置方法解决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 解决就业问题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现阶段的对策仅仅局限于社会政策上、经济上的补助等,然而对于社会空间变化所导致的自我认知、身份认同感缺失的问题关注较少,就没有全面地看待失地农民就业边缘化问题。 我们组针对这一问题以郑州市为例,在对目前有关政策的正确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郑州市的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问卷,座谈,访问等调查方式为主要采集数据手段,掌握了解较为详细的资料。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定量定性地综合分析,从中找出了制约郑州市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今后一段时间解决郑州市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具体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希望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总体目标:在原有政策基础上,结合社会空间因素,从内外两方面找到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缺失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促进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 政策目标:侧重于失地农民在自我认知、身份认同的提升角度,为决策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系统化、标准化,力争从失地农民内心解决好因社会环境变化而导致的就业困难问题,从而促进城市化发展进程。 成效目标: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改善失地农民的心理状况,消除对身份认知的迷茫感,使其能够融入社会网络中去,从而适应就业环境,改善就业情况。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在原有政策基础上,结合社会空间因素,从内外两方面找到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缺失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促进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 基本思路:在对目前有关政策的正确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郑州市的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掌握了解较为详细的资料。在对其综合分析后从中找出了制约郑州市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原因,探讨了解决郑州市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理论具有科学性:失地农民身份缺失会导致就业问题,同时解决好就业与身份认同感的提升是相互促进的。 2、研究视角新颖:此前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研究还不多、不深;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内外因结合寻找更为长久有效的对策,这是一个较为先进的思路。 3、调查方法独特:调查具备典型性,调查方法丰富,与理论充分结合,在定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调查时划分更为细致的调查区间,具备科学性、真实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为失地农民融入城市,城市接纳失地农民搭建了平台。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边缘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2、本文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阻力相对较小,容易被政府采纳,也容易在具体操作中得以实现。 3、对于失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失地农民的心理状况改善不仅仅改善就业,而且对于各方面有积极作用,可以说这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品摘要
-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征地权的滥用以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失地农民成为了无地、无业、无保障的社会弱势群体,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活保障和生活质量。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但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制约了失地农民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再次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政府政策上、资金上的补助有时不能完全弥补失地农民在空间环境变化后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自我的身份认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行为能力,这就制约了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失地农民的自我认知、身份认同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法、社会调查法、事例分析法等,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5个行政村失地农民采用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扩展思路,找出制约失地农民发展、困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自身心理原因,并结合目前政策探讨今后一段时间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为解决河南省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0). [2]叶继红.生存与适应-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生活考察[M].中国经济,2009,(10). [3]刘海云.边缘化与分异:失地农民问题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2). [4]王作安.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06). [5]赵曼,杨海文等.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12). [6]李晓霞.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7]葛红岩,吕彦儒.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思考[M].农业经济,2008. [8]郁晓辉,张海波.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中国农村观察,2006,(01). [9]陈占江.空间、认同与社会秩序——转型期城中村问题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0.
调查方式
- 1、文献检索法:书报刊物、统计报表、会议文件 2、社会调查法:走访、亲临实践、调查问卷 3、事例分析法: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人员介绍 4、统计处理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一、国外研究水平: 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由于不同国家的制度各不相同,对于失地农民的相关政策也各有差异。共同的是解决途径最初强调了政府的扶持作用,依托提供补偿金、扩展就业形式等方面来改善就业状况。随后逐渐改变视角,更加看重失地农民的心理、可持续生计问题,考虑更长远的发展。相关著作如泰勒的《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曼纽尔.卡斯特的《认同的力量》等等。 二、国内研究水平: 关于失地农民问题,学者们都有各种深刻的见解。“社会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群体在面对特定环境压力时会对自身的行为作相应的调整,以取得与环境的重新适应。对于失地农民来说,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也面临着物理适应、社会适应和观念适应的问题。” “城市化并不简单的等于城市的摊子扩张,也不简单的等于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归根到底是社会机构变迁的组成部分。它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的公共生活,新的人际关系及新的精神生态。”失地农民进城不仅是身份上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在心理层次上对城市的认同。 “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的出路在于就业。”(赵曼,杨海文《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对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方式,目前国内学者的普遍共识就是:一要突破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实现城乡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二要加强失地农民的文化知识及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其素质和在城市就业竞争中的能力,引导失地农民的再社会化,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 自200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了有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上。有以下三部文献最为突出:刘勇和马新颖两人于2006年在《甘肃农业》上发表的《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陈超、黄玲、程琳等人于2008年在《安徽农业科学》上,发表的《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刘猛、袁斌、贾丽静、申俊利等人于2009年在《三农问题》上发表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以大连市为例》。他们都对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其他地区的失地农民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今后还需要不断加深,使其更加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