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
小类:
管理
简介:
本作品通过《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问卷》,对西部六所师范院校410名在校大学生需要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部师范类大学生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知识能力需要、友情需要、自立需要和心理素质需要,非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求援需要、奉献需要、权利需要和性需要;同时发现,教育管理者对学生需要倾向的评定结果与学生实际需要倾向之间出现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对于目前师范类大学生社会价值、身心发展及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介绍:
西部师范类大学生作为西部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其社会需要和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管理,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教育质量。本作品通过《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问卷》,对西部六所师范院校410名在校大学生需要特征进行调查。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将数据进行输入、编码和整理,并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1)西部师范类院校大学生需要结构总体是健康积极的,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知识能力需要、友情需要、自立需要和心理素质需要;非优势需要依次是求援的需要、奉献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和性的需要。(2)西部师范类院校大学生需要在性别、年级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但是个别需要上存在差异;助人需要以及奉献需要较弱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3)教育工作者与目前西部师范类院校大学生优势需要倾向不能完全吻合。 上述结果启发学校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及时调节自我认知,制定适合于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发展的教育策略,并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做到:(1)全面了解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结构,及时调整自我认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2)关注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的个体差异,加强教育针对性;(3)深入研究西部师范类大学生奉献意识,加强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目的在于分析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的新时代特点,探索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的因素结构,并进一步揭示性别、年级等变量对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的影响机制,并对现行师范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同时,对西部师范类大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提供建议。基于此,本作品拟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问卷》为工具,对西部师大学生需要特征和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以心理科学研究规范为依据,被试选择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形式,力求将抽样误差减至最小;数据收集和分析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有别于长期以来学界对综合性院校大学生需求的关注,率先展开对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特征及其结构的研究,其针对性更强,独特性显而易见。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深入了解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特点和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师范类大学生对自身加深了解,并且为西部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些针对性建议。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和理论依据,进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能充分地实现自我内在需要,这是需要层次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更是一个高校管理实践探索的焦点问题。

作品摘要

西部师范类大学生作为西部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其社会需要和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管理,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教育质量。本研究以《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对西部六所师范院校410名在校大学生需要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知识能力需要、友情需要、自立需要、心理素质需要;非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求援需要、奉献需要、权利需要和性需要。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层次在性别、年级自变量呈显著正相关;目前师范类大学生在优势需要倾向与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出现显著差异。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根据目前西部师范类大学生的需要特点,对现行师范教育实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管理策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的核心成果将在2011年12月发表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题名为《西部师范类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 韦诗业. 大学生成才需要科学的思想导航. 学术扫描, 2011, 3: 95-96. [2] 张霞.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 教育管理, 2010, 12: 123-124. [3] 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 Kelly, C. A. A theory of personality[J]. New York : Norton,1963. [5] 黄希庭. 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 心理科学, 1988 , (3): 9 - 14,66. [6] 李娟,郭良才,龚京新. 当代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 天津师大学报, 1996, (3): 43 - 84. [7] 时建朴,王瑾. 关于当代大学生需要发展的调查研究.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103 - 108. [8] 赵崇莲,张焰. 我国高校性健康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高校保健医学与实践, 2005, 2(3): 39 - 44. [9] 姚书志, 马咪.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 大家,2011, 4: 82-83. [10]吴玲. 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究. 教育与职业,2011, 2: 70-71.

调查方式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个别访谈和专家咨询等调查方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社会价值多元化、文化模式多样化、知识信息网络化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需要日益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化的显著特征,这无疑给本来就复杂多变的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增添了更多的难度。师范类大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其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管理,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教育质量。由于受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及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西部师范类大学生承载着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及科技人才输出的历史使命, 显然,他们的社会需要、成就动机和价值取向对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此背景下,探讨西部师范类在校大学生的需要特点,加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能充分地实现自我内在需要,这不仅是需要层次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更是一个高校管理实践探索的焦点问题。 Maslow认为,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婴儿期,生理的需要占优势;到了少年期、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增强;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结构、心智发展和生活空间的特殊性,其需要优势也表现出相应特征。黄希庭等在80年代对大学生的需要特点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求知需要、友情需要、建树需要和自立需要。李娟等人在黄希庭“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90年代大学的优势需要倾向发生了较大变化,依次为求知需要、自尊自立需要、友情需要、成就需要。时建朴和王瑾同样采用“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问卷”对大一学生需要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优势需要倾向依次为,友情需要、求知需要、自立需要、心理素质需要。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优势需要的倾向也产生了相应变化。需要结构的形成及优势倾向既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生活环境及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然而,西部师范类大学生的优势需要倾向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又如何全面了解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及时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来促进其心理发展呢?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研究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结合时建朴、王瑾《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问卷》对西部师范类大学生的自身需要特点及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在促进师范大学生对自己更好的了解的同时,也为西部师范类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学管理的提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