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NO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浓度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害因素,近年来NO与冠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次创新实验通过探究NO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的浓度影响从而阐明NO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进而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详细介绍: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害因素,近年来NO与冠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高胆固醇血症即出现冠状动脉对NO松弛功能失调。目前已经证实,硬化的冠状动脉均失去对NO的调节功能。因此,NO释放和功能紊乱在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综合症和心肌梗塞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高脂血症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一氧化氮对体内胆固醇的浓度也有影响。本次创新实验通过探究NO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的浓度影响从而阐明NO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进而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具体是以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L-精氨酸(L-Ags)还有硝普钠(SNP)作为NO的间接和直接供体,以不同浓度的L-Ags与SNP对巨噬细胞进行处理,检测胆固醇浓度的变化,最终以胆固醇浓度变化为指标判断NO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实验目的:探讨NO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浓度的影响,阐明其可能机制。 基本思路:以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L-精氨酸(L-Ags)还有硝普钠(SNP)作为NO的间接和直接供体,以不同浓度的L-Ags与SNP对巨噬细胞进行处理,检测胆固醇浓度的变化,最终以胆固醇浓度变化为指标判断NO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NO与冠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高胆固醇血症即出现冠状动脉对NO松弛功能失调。目前已经证实,硬化的冠状动脉均失去对NO的调节功能。因此,NO释放和功能紊乱在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综合症和心肌梗塞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发现高脂血症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一氧化氮对体内胆固醇的浓度也有影响。本次创新实验通过探究NO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的浓度影响从而阐明NO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进而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NO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浓度的影响,阐明其可能机制。 方法:用PMA将人的THP-1源性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用L-Arg和硝普钠作为NO供体孵育巨噬细胞,24小时后分别收集空白组与实验组细胞,经超声破碎后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 ,然后提取胆固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实验组与空白组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通过对比,分析图像得出结论。结果:经与空白组对比,用药品处理后的相同蛋白含量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总量有所下降。 结论:L-Arg(精氨酸)和SNP(硝普钠)均有降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游离的胆固醇的作用。

获奖情况

桂林医学院大学生暑期科技创新三等奖

鉴定结果

L-Arg(精氨酸)和SNP(硝普钠)均有降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游离的胆固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宝娓, 汪波, 姚兴海等.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壁与红细胞L -精氨酸和一氧化氮系统变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 30 (5) :3022304 [2] 王瑾雯, 陈瑗, 周玫等.一氧化氮在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中的双向作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0 , 8 (4) : 2922294 [3] Lange Y,Steck TL. Trends Cell Biol.[J],1996;6(6):205. [4] 张蓉真,李珑,刘树滔等.色谱[J],1998,16(2):91.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中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综述这些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 (1)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正向小型化发展。如引进了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模型;大量维生素D 加喂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基因工程型模型等。(2)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学方面的工作集中在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等方面。(3)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学,许多作者认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起到主导作用:损伤血管内皮、致血管壁细胞凋亡等;此外,在泡沫细胞形成、血液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斑块稳定性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4) 关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研究,除了继续探索高密度脂蛋白、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L 精氨酸—一氧化氮酶等因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外,还发现了ATP 结合盒转运体A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总之,中国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进步很大,但离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的目标还有较大路程。  张宝娓等在As 家兔上测得病变主动脉SMC L 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系统活性增强,而内皮细胞NOS 活性降低;循环中红细胞L 精氨酸的跨膜转运速率和亲和力降低,其NOS 活性下降。推测循环中红细胞L-精氨酸—NO 系统变化可能是As 的表现之一。王瑾雯等给小鼠腹腔注射云芝多糖,再用干扰素γ、脂多糖和L 精氨酸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结果发现,NO 与LDL 氧化间有一个量的相关关系,一定范围内( ≤50μmolPL) 的NO 释放量与脂氢过氧化物的量呈负相关,即抑制细胞对LDL 的氧化;当NO 产生过多时( ≥90μmolPL) ,脂氢过氧化物的量随之增加,则促进LDL 的氧化。结果提示,NO 在LDL 氧化中发挥双重作用,它对LDL 的氧化起抑制或促进作用取决于它的释 放量。徐少平等在家兔As 模型观察到,高胆固醇饮食对血浆L 精氨酸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和ox2LDL 浓度。他们认为: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As 显著损害了主动脉NOS2NO 及NO2CO系统,内源性NO 及CO 生成量减少与As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 精氨酸及血红素L 赖氨酸盐分别通过增加主动脉NO及CO 生成量而抑制As 进展。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