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关于山阳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跟踪调查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实施退耕还林十年之久的山阳县,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但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退耕农户的维权意识淡薄等原因,在退耕的实施过程中和退耕后期,由于农户对退耕政策及补助政策了解不清楚,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等问题。本调查报告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和完善农村退耕后的保障性制度和措施,对巩固退耕成果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
- 详细介绍:
- 自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地处陕南边陲的山阳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了解退耕农户参加退耕还林的实际情况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建设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团队在2010年暑假到达山阳县,对山阳县退耕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深入分析,认为农户比较赞成此政策,而且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使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同时也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但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退耕农户的维权意识淡薄等原因在退耕的实施过程中和退耕后期存在诸如农户对退耕政策及补助政策了解不清楚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等问题。本文就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巩固退耕效果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优化退耕补助政策机制、完善农村退耕后的保障性制度和措施、加强退耕区的基本口粮田建设等对策和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一、撰写目的:1.了解实施退耕还林十年来陕西省山阳县的实施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2.深入了解农民是否切实得到政策的实惠,探讨怎样巩固退耕成果。3.为退耕还林后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4.探讨研究新的生态补助机制和惠农政策,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二、基本思路:在查阅文献资料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退耕还林调研中情况,在深入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作品是在作者深入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基本知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山阳县退耕还林实施的基本情况和退耕还林后期的基本工作。选题紧贴百姓生活、关注国家政策,调研过程扎实,填补了山阳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结果的第一手真实资料,作品中提出的山阳县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对本县及其它地区退耕还林后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通过对陕西省山阳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抽样调查了解退耕农户参加退耕还林的实际情况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山阳县乃至国家退耕还林后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品摘要
- 自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地处陕南边陲的山阳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了解退耕农户参加退耕还林的实际情况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建设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山阳县退耕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深入分析,认为农户比较赞成此政策,而且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使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同时也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但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退耕农户的维权意识淡薄等原因在退耕的实施过程中和退耕后期存在诸如农户对退耕政策及补助政策了解不清楚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等问题。本文就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巩固退耕效果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优化退耕补助政策机制、完善农村退耕后的保障性制度和措施、加强退耕区的基本口粮田建设等对策和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所完成调研报告交送山阳县政府办公室,认为对他们进一步改善退耕还林后期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第八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西安科技大学赛区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特等奖。
参考文献
- 山阳政府信息网, 《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宏观政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7)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216页,人民出版社,2004(9) 王文长,萨如啦等:《西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2) 《构建新农村的绿色屏障》,陕西日报,2008年02月27日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针对陕南的局部的退耕调查目前网络上资料比较少,本调查报告针对陕南的山阳县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相应的退耕巩固措施,对陕南的其他市县乃至全国其他实施退耕区有较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