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郑州市高校社团现状及发展方向的调查与分析
小类:
教育
简介:
高等院校学生社团是由志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固定名称和活动范围的学生群体组织,已日益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的工作领域。学校对社团活动比较重视,社团内部的管理也较有成效。但从总体看,社团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课题组通过调查及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高校的引导和社团自身建设方面探讨推动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建议。
详细介绍:
学生社团己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为提升社团活动质量,促进社团健康发展,我们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意见。从高校的引导和社团自身建设方面探讨推动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提升社团活动质量,促进社团健康发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深入分析社团现状,深层次地挖掘社团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教育与管理理论,就所发现问题尝试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引入社团活动申请立项机制、社团引入学分制和对指导老师的激励机制等.这些意见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职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作品图片

  • 郑州市高校社团现状及发展方向的调查与分析
  • 郑州市高校社团现状及发展方向的调查与分析
  • 郑州市高校社团现状及发展方向的调查与分析
  • 郑州市高校社团现状及发展方向的调查与分析
  • 郑州市高校社团现状及发展方向的调查与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本课题通过对郑州市17所高校,共计722人的问卷调查、对部分社团负责人和指导老师的访谈分析,深入了解高校社团建设及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发现社团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撰写目的:从高校的引导和社团自身建设方面探讨推动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提升社团活动质量,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及先进性: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深入分析社团现状,深层次地挖掘社团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教育与管理理论,就所发现问题尝试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独特之处:引入社团活动申请立项机制、社团引入学分制和对指导老师的激励机制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生社团己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为提升社团活动质量,促进社团健康发展,我们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意见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职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作品摘要

高等院校的学生社团是由志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固定名称和活动范围的学生群体组织,已日益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的工作领域。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纷繁多样,大致有体育类、艺术类、学术类、公益类等。参加过社团的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人数的92%。学校对社团活动比较重视,社团内部的管理也较有成效。但从总体看,社团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团自身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团活动形式内容缺乏创新性。 本课题通过对郑州市17所高校,共计722人的问卷调查、对部分社团负责人和指导老师的访谈分析,深入了解高校社团建设及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发现社团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高校的引导和社团自身建设方面探讨推动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引入社团活动申请立项机制、社团引入学分制和对指导老师的激励机制等。为提升社团活动质量,促进社团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职能。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庆、何佳.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建设[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2). [2]李妍.对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8,(1). [3]朱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05,(21). [4]徐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分析与研究[J].高职论丛,2006,(4). [5]李毅昂.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变革和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5,(5). [6]王占军.高校学生社团运作及功能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5). [7]伍德勤,高宝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现状及优化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8]王晓英.浅议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加强与改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6,(5). [9]刘红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刍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4). [10]杨林.加强社团建设构建和谐校园[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1]唐志为.对大学生社团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5 ,(2). [11]杨学熙.共青团理论与实践[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调查方式

在郑州市17所高校随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见第五部分附表1); 对部分社团负责人及指导老师进行访谈(访谈提纲见第五部分附表2)。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大学生社团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社团活动对西方德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如苍向荣在《国外高校德育途径的共性分析》中指出:“课外活动是施行德育的重要形式。特别是社团活动在高校表现的十分广泛和活跃。社团活动是学生课外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是德育渗透的极佳渠道,因而受到西方国家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鼓励。”西方理论界关于社团的理论研究为我国对社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但由于西方德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属性、功能、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不能盲目借鉴。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阵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但之前我国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很少,而且只是停留在感性和经验的层面。近年,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论文,特别是相关文件相继出台之后,高校学生社团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学生社团的研究之中,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经整理和分析发现,大多数学者把研究重点集中在社团的特征和类型、社团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社团管理和建设等方面。但目前,国内能查阅的资料和相关理论专著仍较为缺乏,且多是进行个案分析,如国业萍2004年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春南方:中山大学学生社团简史》,沈千帆于2004年在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社团人:来自北大的青春故事》,多为对当前社团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关于社团建设理论构建的学术专著。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