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桂林低碳旅游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视角
小类:
管理
简介:
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视角,就其低碳旅游的发展途径进行分析。在理解当前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低碳旅游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它与低碳、低碳经济等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实地调查与深度访谈等途径,全盘分析其旅游状况,分析低碳旅游如何成为其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在此前提下提出桂林发展低碳旅游的模式,并构建其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具体策略。
详细介绍:
基于低碳旅游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背景,以及桂林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客观实际,选择桂林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视角,就其低碳旅游的发展途径进行分析。在理解当前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低碳旅游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它与低碳、低碳经济等之间的关系,且将它与生态旅游及传统旅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阐述;同时,通过实地调查与深度访谈等途径,全盘分析桂林旅游状况,分析低碳旅游如何成为其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在此前提下,提出桂林发展低碳旅游的模式,并构建其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具体策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随着气候等变化,“低碳”成为社会发展之必然,而在旅游业发展中亦然。但其尽管众所周知已成为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就具体如何评价、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等是为当前该领域研究所不足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正是基于此。具体选择桂林低碳旅游为实证对象,在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视角下,就此进行论证;试图构建起典型的、可供相关区域低碳旅游发展借鉴的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体系及模式等,找出一条发展低碳旅游的成功途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其一,在辨析低碳、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等概念的基础上,对低碳旅游的内涵进行了全面释义,这综合当前学界相关理论成果;其二,研究过程中,避免当前低碳旅游常见的描述性和概念性研究,主要通过特尔斐(De1P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相关研究进行论证分析;其三,构建其了具体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当前学界所鲜见;其四,提出了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这也是当前就具体区域低碳旅游发展研究中所无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一是对低碳旅游内涵进行全面的解读,这为发展低碳旅游提供了正确的理念;其二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为区域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思路;其三是构建起了较为全面的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这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可衡量的标尺。

作品摘要

自然环境和气候等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的日常行为也正在改变我们拥有的自然环境。这就是“低碳”之所以成为近来最时尚词汇的缘由。意味着大多数人已认识到危机并竭力补救。在旅游业中,“低碳旅游”自然成为其发展的方向。恰在其时,桂林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表示着这里将代表我国旅游发展的“风向标”。可见在其改革过程中,“低碳旅游”必然是无法避免的一环。本文共分八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对低碳旅游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它与低碳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将它与生态旅游及传统旅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阐述;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如何理解低碳旅游与桂林旅游发展关系的基础。第三个部分介绍桂林旅游状况,这是理解低碳旅游如何成为桂林旅游突破困境的必然途径的理解基础。第四个部分,从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及桂林旅游如何突破困境的两个视角,分析低碳旅游如何成为桂林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五个部分提出桂林发展低碳旅游的模式。第六个部分建立起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七个部分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桂林发展低碳旅游的环境,并根据前文所述,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具体策略。最后为结语。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广西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创新杯”一等奖(注:为文科学术论文类最高奖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Z].国发(2009)41号,2009. [2]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马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保继刚 等.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9.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7]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8]顾朝林 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 [9]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 [10]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 旅游学刊,2010(1).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尽管低碳旅游毋庸置疑是为热点,但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可查找文献来看,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管理行为及旅游业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旅游业碳排放的定量测算、低碳旅游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如Tzu-Ping Lin(2010)对台湾地区的五家国家公园数据分析研究。Pau Peeters,Ghislain Dubois (2009)研究发现,旅游者对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负有4.4%的责任,并且预计在2005年到2030年的三十年间,这一影响会继续按照每年3.2%的速度增长他们认为现有应对方案不能够显著降低旅游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应该寻求更为科学的减碳方案。 国内而言,当前低碳旅游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不过也从刚刚开始时对低碳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低碳旅游概念的阐述以及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步发展到通过实证分析来寻找低碳旅游发展的模式,以及建立低碳旅游评价体系。如蔡萌,汪宇明(2010)研究指出,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的旅游对于人类实现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具有先天的优势。刘啸(2010)认为,虽然郊区旅游在今年获得一定的发展,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而发展低碳旅游不但可以为郊区旅游增加新内容,还可以明确郊区旅游以后努力方向和弥补生态旅游在郊区旅游发展的不足。 总体看,国内虽提出了一些发展低碳旅游的措施,但仍不够系统,不可形成有效的针对我国自身的旅游发展状况的低碳发展模式。对比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可看出,国内外各有侧重点,国内主要是定性化说明,低碳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国外则是定量化说明,主要数据用研究来说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整体上看,国外研究快于国内研究,而且研究出来成果的科学性与可信性更高。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当前就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仍是对低碳旅游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阐述以及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可见低碳旅游理论研究远落后于低碳旅游在现实中的发展。且当前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因此通过实证分析来寻找低碳旅游发展的模式以及建立起量化的低碳旅游评价体系,是为当务之急。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