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有效性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地方本科高校的调查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从“就业难”与“高离职率”并存的大学生初次就业市场审视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的初次就业有效性,以及寻找初次就业市场匹配质量提高的社会性嵌入方法。 (1)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寻职因素、稳定因素、实习与就业等实证调查; (2)揭示高校高就业率背后隐藏的匹配质量低下的问题; (3)寻找初次就业有效性(包括工作满意度及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详细介绍:
- “大学生就业难”和“高离职率”并存反映了大学生初次就业有效性、人-职匹配质量低下。本文通过2008~2009届浙江省6所地方高校210名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有效性及人职匹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面:大学生就业表面上呈现高就业率,实则掩盖了人职匹配质量低和离职率高的真实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原因是求职和用人单位双方长期缺乏相互间的信任关系。建议放弃毕业时对各学校就业率的单一考核,转而增加就业有效性的努力,包括改善就业实习、增加人际推荐信任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就业素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基本思路 )从“就业难”与“高离职率”并存的“二元现象”揭示高校大学生高就业率背后隐藏的匹配质量低下和就业无效性的问题 选取地方性、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包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市)、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宁波市)、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市)、绍兴文理学院(绍兴市)、温州大学(温州市)。调查的个体主要为2008届、2009届毕业生。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从就业有效性视角(而非就业率)重新审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是在毕业生工作近10个月后的跟踪调查,符合国际惯例,同时通过社会网络关系获得样本,使所获得的各种就业数据具有稳定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3)提出放弃对学校在毕业时就业率的单一考核,转而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素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揭示大学毕业生就业表面上的高就业率掩盖下的低匹配质量和高离职率的真实问题; (2)引导高校和大学生从注重毕业前的“临门一脚”(如:面试技巧培训)到大学四年的“厚积薄发”(职业规划、人-职匹配); (3)社会性因素如何有效地嵌入到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增强求职和用人双方之间的职场信任关系,提高就业有效性;
作品摘要
- “大学生就业难”和“高离职率”并存反映了大学生初次就业有效性、人-职匹配质量低下。本文通过2008~2009届浙江省6所地方高校210名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有效性及人职匹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面:大学生就业表面上呈现高就业率,实则掩盖了人职匹配质量低和离职率高的真实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原因是求职和用人单位双方长期缺乏相互间的信任关系。建议放弃毕业时对各学校就业率的单一考核,转而增加就业有效性的努力,包括改善就业实习、增加人际推荐信任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就业素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推荐信任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J]. 企业经济,2010(11):85-88. (2)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1(已录用).
参考文献
- [1]马克•格兰诺维特(美国)著,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 [2]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4). [3]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经济,2009(1). [4]谢勇.日本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7(9). [5]孙士杰.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概念模型及运作机理研究[J], 教育与经济,2008(2). [6]张体勤,江岩. 基于就业力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7). [7](日)苅谷刚彦,菅山真次,石田浩.学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日本新毕业生市场的制度化过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 [8]黄河.大学生实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组织社会化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9(6). [9]麦可思(MyCOS).决战大学生就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10]朱广峰,陈颖.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及其培育策略——基于大学生就业视角,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调查方式
- 问卷 个别交谈 统计报表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热点的社会问题,其直接影响到学生价值的实现、家庭教育投资的回报、高校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变得更加严峻。尤其对于社会适应性与抗压力相对较弱以及更加功利的“90后”大学生的出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为复杂和困难。 (1)就业市场需要有效的“社会性嵌入” 就业市场是一个高度异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从而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市场失灵。对于求职者能力的识别比起一般的商品而言更加困难,典型的就是形成“柠檬市场”(Akerlof,1970)。因此如何有效识别求职者的能力成为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斯宾塞(Spence,1973)的信号发送理论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市场的强信号之一,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劳动力质量的信息,从而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格兰诺维特(1973)、林南(1982)等提出通过“社会性嵌入”能给就业市场带来信任和质量。 (2)结构问题还是匹配问题? 大学生作为初次就业人群,其就业能力往往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之间存在一定的就业能力缺口,从而影响岗位匹配质量和效率。也就是职位空缺和失业共存的U-V(Unemployment-Vacancies)状态。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个方面来解释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首先,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赖德胜, 2001), 是高校扩招行为短期造成的(杨伟国,2007),甚至由于统计指标的局限存在一定夸大的成分(曾湘泉,2004)。其次,摩擦性失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完善就业中介、强化就业指导是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的(姚裕群,2004)。结构性失业被认为是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王霆,2009)。 从本质上看,大学生就业难的根在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其根本思路就是产业结构必须做出调整,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