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兴安县界首镇集体林权制改革进程调查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为切实推进集体林权制改革档案工作,有效解决集体山林存在的问题,保障林权改革痕迹有底可查,确保乡镇林业持续发展。调查组通过对界首镇的林业资源现状、林业产权落实、林业产权改革进程、林业产权改革结果等方面的调研,针对界首镇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期望以该镇的改革进一步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林业产权制度在乡镇的落实和推进情况,以期为林业产权改革工作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详细介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大的创新,也是一次利益关系的再调整。随着我国林权制改革战略的实施,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自治区政府对集体林权制改革的日益重视,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改革和保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稳定,能否解决好这一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复杂问题,是关系乡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 为切实推进集体林权制改革档案工作,有效解决集体山林存在的问题,保障林权改革痕迹有底可查,确保乡镇林业健康持续发展。调查组通过历史查阅、实地走访、询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询问当地村民、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总结经验的步骤对界首镇的林业资源现状、林业产权落实、林业产权改革进程、林业产权改革结果等方面的调研。调查过程中认识到界首镇对深化完善集体林权制改革的主体任务是明晰山林权属、落实经营主体、完善承包合同、核(换)发全国统一的林权证书。调查结果表明,界首镇的林改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农民对林权制改革的认识是明确的,大部分村民对界首镇集体林权制改革是比较满意的,勘界总体情况与全区相比属于比较快的程度。但是,由于界首镇的林权纠纷和技术水平有限,林权发证面积和实际林地面积差距甚远,界首镇相对于广西区内平均水平情况而言,发证情况不理想,进程比较缓慢。现在,界首镇的林改工作向着深层次发展,在改革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难题:技术勘界力量不足、数据资料填写不规范、资金严重不足、矛盾调处难度较大。针对界首镇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结合界首镇的实际情况,调查组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坚持典型引路,稳步推进;做到底子明、勘界清,有的放矢;发包方式要灵活多样;进一步改革林业管理体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林业的制度建设;加强科学营林,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 综上所述,调查组以促进乡镇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运用“数据收集—研究分析—政策建议”的写作思路,针对界首镇林权制改革现状,结合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认识和理解界首镇集体林权制改革的进程及变化发展过程撰写分析报告,以期服务于界首镇集体林权制改革,从而为广西相关区域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界首镇的林业产权落实、产权改革进程、产权改革结果等方面的调研,期望以界首镇的改革进一步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林业产权制度在乡镇的落实和推进情况。同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林业产权改革工作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依据“数据收集—研究分析—政策建议”的基本思路来撰写分析报告,以期服务于界首镇集体林权制改革,从而为广西相关区域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界首镇集体林权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总结是整篇作品的关键和前提,在整个过程中,调查组不仅科学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而且还对行政区域内的有关数据进行调整。本作品还在调查研究与总结经验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提出集体林权制改革科学合理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因此,数据翔实将是本作品的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调查组运用其与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相互关系分析,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结合界首镇的实际情况,将为区域发展特别是广西乡镇地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思路与建议。现实指导意义:集体林权制改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作品深入调查界首镇集体林权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必将有力地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同时也是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将大大加快广西区林业产业化进程。

作品摘要

通过历史查阅、实地走访、询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询问当地村民、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总结经验的步骤对界首镇林权制改革进程进行调研。通过调查认识并理解界首镇对深化完善集体林权制改革的主体任务是明晰山林权属、落实经营主体、完善承包合同、核(换)发全国统一的林权证书,通过培育壮大林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发挥市场在林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调查结论表明,农民对林权制的认识是明确的,村民对现行集体林权改革较为满意。集体林权制改革是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林改工作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民生工程。农村林业产权制度的稳定和延续将是长期的工作,维护林业产权将有利于提高和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4月在广西财经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 [2]界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界发〔2010〕3号 ). [3]界首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阶段性汇报. [4]兴安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兴办发〔2009〕72号). [5]兴安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操作规程.(兴办发〔2009〕80号). [6]广西兴安政务服务网. [7]徐晋涛,孙妍,姜雪梅,李劼.我国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模式和绩效调查分析[J].北京:北京大学环境学院,100871.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报刊物、文件、统计报表、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1)对集体林权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的统计描述;(2)对集体林权制改革的初步成效进行统计分析;(3)对林权改革的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徐晋淘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和绩效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普适性,对我国出台林权改革制度政策和后续政策具有参考价值。孔祥志(2006)着力分析了集体林权制改革对村级经济的影响。柴喜堂(2006)作了“中国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国际会议”的发言。罗攀柱(2009)指出建立起适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农民自治和自主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形成规模经营,寻求一条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路径,是集体林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雷家富(2006)通过分析福建、江西等地的集体林权制改革的深化,指出林改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林业行业本身,必将对一林为主的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已经就集体林权制改革的现状和集体林权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就其不同区域的林权改革有不同的特点,在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下,呈现出相互关系的复杂性,相关研究还处于这一阶段,其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加强,表现在:(1)就集体林权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理而言,以乡镇区域发展为研究对象,将其影响发展模式和区域政策加以综合研究的尚不多见,也缺少对区域模式的系统研究和总结。(2)尽管多数研究者对林权制改革进行了较多的调查实证和分析,但是对林权制改革评价的确定仍是具有探索性的工作。这些既反映出现有调查研究存在的不足,又是对未来调查研究发展动态的展望。 本调研报告将以一个小区域的界首镇为研究区,以林业资源的现状、发展动态和演化为研究对象,以政策构建和优化为目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创新性探索。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