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我国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系统的抗震减灾探索——基于四川省汶川地区的震后调研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收集法,分析了地震对城市系统的影响、城市系统在灾害发生时所能提供的作用以及我国现阶段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系统的问题;其次结合对汶川县的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根据调研的实际数据和采访所了解的情况初步了解汶川城市系统的不足,并归纳问题所在;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通过提出地震多发山区城市规划的建设和城市的防灾体系、相关制度完善的对策与建议,最终融合为我国地震多发山区的城市系统。
详细介绍:
近几年来我国汶川,盈江地区接连发生高震级的地震,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这两次均有类似的多山地形,都处于我国西南多山地区。 通过资料和实地的调查反映,地震山区城市系统存在较大问题,极大地滞后了救援救灾工作,增加了灾害带来的损失,又因为地震的难预测性,所以完善我国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系统的防震减灾能力,是减少地震中生命财产损失的关键。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收集法,分析了地震对城市系统的影响、城市系统在灾害发生时所能提供的作用以及我国现阶段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系统的问题;其次结合对汶川县的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根据调研的实际数据和采访所了解的情况初步了解汶川城市系统的不足;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法,把汶川现有情况与国内外现状进行对比,初步归纳了我国现阶段多山地区城市系统的几方面的问题所在;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通过提出地震多发山区城市规划的建设和城市的防灾体系、相关制度完善的对策与建议,最终融合为我国地震多发山区的城市系统。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在对汶川进行实地勘察及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玉树和盈江地震,对比新西兰和日本地震,分析了我国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系统防震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山区城市系统抗震减灾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城市整体规划和相关救灾体系、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系统的抗震减灾对策,为我国多山地区城市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本作品是专门针对我国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的抗震减灾研究; (2)本作品将文献收集法、归纳法、对比分析法和模型应用法相结合,以实践调查为基础,对比分析为辅进行论述,最终通过建立模型将研究应用于实践。 (3)本作品综合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城市系统硬件(城市规划)及软件(法律,教育,应急体系)两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我国多山地区城市的抗震减灾系统的理论体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遭受了多次大型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反映了我国现有的山区城市系统在震灾发生后的运转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因此针对多山城市系统的抗震救灾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作品提出的地震多发山区抗震减灾城市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我国的抗震减灾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汶川,玉树,盈江地区接连发生高震级的地震,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中汶川地震中损失尤为巨大。 通过资料和实地的调查反映,地震山区城市系统存在较大问题,极大地滞后了救援救灾工作,增加了灾害带来的损失,又因为地震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完善我国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系统的防震减灾能力,是减少地震中生命财产损失的关键。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收集法,分析了地震对城市系统的影响、城市系统在灾害发生时所能提供的作用以及我国现阶段地震多发山区城市系统的问题;其次结合对汶川县的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根据调研的实际数据和采访所了解的情况初步了解汶川城市系统的不足;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法,把汶川现有情况与国内外现状进行对比,初步归纳了我国现阶段多山地区城市系统的几方面的问题所在;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通过提出地震多发山区城市规划的建设和城市的防灾体系、相关制度完善的对策与建议,最终融合为我国地震多发山区的城市系统。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本作品于2011年4月获长安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本作品调研团队于2011年11月被评为陕西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者服务队(附件三:获奖证书); 3、本作品二零一一年三月获得共青团汶川委员会老师及汶川县委交通局领导一致好评(附件四:政府相关部门对本作品的反馈意见)。 4、基于本作品的小论文《汶川县交通规划状况及防震减灾对策研究》于2011年4月15日被《交通世界》杂志社录用(附件五:论文发表证明); 5、本作品于二零一零年七月考察活动在相关网站以及汶川新闻的报道:(附件六:媒体报道) 6、本作品于2011年3月6日,经长安大学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鉴定,认为在国内尚无与本作品相同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附件七:科技查新报告复印件);

参考文献

[1]黄英等十一人,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北岭地震震灾访查报告书。“行政院”。研考会,1994; [2]高家富等编著,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台南:台湾复文,1995; [3]吴水威,萧祯祥,蒋益彰,崔雅婷等《都市地震防救灾道路路网之需求与规划的研究》,新竹交通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学系,新竹; [4]资建君、廖向阳,县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探索与思考,2008; [5]顾尚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性[J],交通运输,2008; [6]刘爱文、夏珊、徐超,汶川地震交通系统震害及震后抢修,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 [7]杨涛,交通防灾抗灾系统规划建设,南京,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2009; [8]王茂、罗庆,汶川大地震中道路破坏及设计反思[D],成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9]吉随旺、唐永建、胡德贵、汪军、陶双江,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干线公路典型震害特征分析[D],成都,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9; [10] 周静海,何睿,地震多发山区村镇防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2010年 S1期,沈阳建筑大学节能研究院,沈阳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城市防震减灾研究方面,国外以日本、美国的研究较为领先。如日本的《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提出防灾公园应有减轻或防止因地震产生的损害并成为最终避难场所、急救场所、临时生活的场地,作为修复家园和复兴城市的据点,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等功能。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集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建立了一个集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一遇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支援工作,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 国内主要是台湾地区在此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吴水威教授在《都市地震防救灾道路路网之需求与规划》中提出:七度地震设防的每个城市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地震多发山区干道网至少应有三个出口等。资建君在《县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提到:应适当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和注意城市道路等级的综合协调,以保证城市的交通功能等。 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但是依然有较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大多针对平原城市,缺少对山区城市的研究思考; (2)研究往往比较零散,缺乏综合性,没有突出关键问题; (3)针对多山地区的相关应急救灾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极度缺乏; (4)“硬件”的城市规划与“软件”的体系制度的建设之间缺乏关联性; (5)缺少针对我国多山地区城市的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指导。 本文依托对汶川的实地勘察和调研走访,通过文献收集法等一系列方法,针对我国西南多山地区城镇的防震减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对策。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