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以江西省赣州市骑楼街区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该项目以江西省赣州市骑楼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建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对江西省赣州市骑楼历史街区长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现代化发展下历史街区衰弱的原因。对赣州市骑楼历史街区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对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详细介绍:
本作品是申报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通过长期深入调查地点、对当事人进行多次访谈和问卷调查所获取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这项研究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竞争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拓展城市史研究的视野也深具价值。对城建、文博、旅游等部门工作有大的指导作用。

作品图片

  •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以江西省赣州市骑楼街区为例
  •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以江西省赣州市骑楼街区为例
  •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以江西省赣州市骑楼街区为例
  •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以江西省赣州市骑楼街区为例
  •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以江西省赣州市骑楼街区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撰写目的:通过考察江西赣州市骑楼建筑,揭示骑楼建筑的深厚文化内涵及重要的时代价值,并提出具体的保护与再利用方案。从而提出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再利用之可行方案,给予政府相关部门以切实参考,以促进我国城市文化与现代化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基本思路:以江西省赣州城区的骑楼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个案分析、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历史街区的历史、功能及结构特点进行研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科学性: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史文献、口述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资料。 作品的先进性及独特性:运用城市史、文化史和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揭示骑楼建筑的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从而对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献言献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全面梳理了赣州市骑楼建筑的历史概况; 2、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3、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作品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中国许多城市的现代化是建立在拆除破旧历史遗迹的基础之上的,这其中就包括见证城市发展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作为市民居住生活的环境,其独特的建筑之美折射出了每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沧桑变化,显示了每座城市的发展史是具有连续性的。如何解决城市现代化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尖锐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本作品以赣州旧城区的骑楼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个案分析的方法对这一历史街区建筑的历史、功能及结构特点进行研究,揭示骑楼建筑的深厚文化内涵及重要的时代价值,并提出对其进行保护和再利用的具体方案。从而提出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再利用之可行方案,望能给予政府相关部门以切实参考,以促进赣州及全国城市文化与现代化的双向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无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转批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单报告的通知[R],1986.12.08 [2] 江西省赣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江西省赣州市地名志[M],1988年 [3]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北京旧城二十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C].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 [4] 阮仪三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仇保兴.在城市建设中容易发生的八种错误倾向[N].载于中国建设报,2005.12.13 [6]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 [7] 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8] 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 [9] 龚文瑞.赣州古城地名史话[M].中国党史出版社,2008年 [10] 韩振飞、龚文瑞.宋城赣州[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走访、问卷、现场采访、图片、照片、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内外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 国外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着手开展了历史街区的立法工作。最早对历史街区保护进行立法的是法国,此后日本1975年修订的《文化财产保存法》也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国外立法保护工作的大力进行推动了对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历史街区的研究开始由感性到理性,走向综合化和系统化。研究的领域也由最初的个体发展到整体,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商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内方面: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古建筑学家围绕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内容与方法、各国的保护制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王军的《城记》一书,以北京城在五六十年代的历次规划争论为主线,记叙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等老一辈的建筑师为保护北京古城的激烈抗争的过程,全书向我们阐述了保护古建筑和历史街区对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性。这些研究一方面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严峻性,同时也看出学者和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 2.国内外对于骑楼的研究 本课题组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获知,到2011年3月止,国内共发表有关骑楼的论著共有358种,其中期刊数据库收录340种,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收录16种,博士论文数据库收录2种。国内外现有成果大多数以研究岭南、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骑楼为中心,多数学者从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对骑楼进行了综合探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骑楼历史街区复兴和保护的方案,如有机更新理论、公众参与、街区改造等,这对于我国的骑楼保护工作具有很好指导作用。 综合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历史街区保护主要侧重于宏观上的理论探讨,缺少个案的实证研究;而在骑楼研究方面,对于岭南、闽南以外地区的骑楼街区关注较少。包括骑楼在内的历史街区是构成赣州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以此为切入口,通过大量的口述访谈和问卷调查,既可为历史街区保护研究提供个案例证,又能够弥补骑楼研究在空间地域上的不平衡。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