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功能分析--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
小类:
社会
简介:
网络社交开创了人类社交的新形式,大学生是网络社交的主要群体之一,也是网络社交方式的创新力量。“人人网”是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主要平台。本研究选取人人网为对象,通过对大学生在该网站上的社交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人人网在大学生的自我展示、了解他人、互动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同时,还发现网络社交对现实社交关系有一定影响,但并不能代替现实社交。最后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交提出建议,如跳出熟人社会建立更多弱联系等。
详细介绍:
在社会调查报告中,笔者将充分借鉴莫顿的功能分析方法,以“人人网”为功能分析对象,对“个人主页”“首页”“互动交往的空间”分别进行功能分析,包括正功能分析和负功能分析,也包括显功能分析和潜功能分析。笔者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人人网是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平台,人人网在交流信息、展现自我、维护社会关系网络、拓展交往空间和大学生人格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人网也具有所有网络媒介的一般特性,平面、琐碎、娱乐化,无法替代现实的社交,并且具有潜在的群体性低俗的可能。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的时代背景 (二)人人网及其特点:互动频率多,对象广;社会支持大;信任度高;脱域机制强。 二、人人网的功能分析 (一)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个人主页”;主要功能包括全面、高效“自我表露”;有效进行“印象管理”;减少他人“认识成本”,快速达到“社会吸引”;负功能为私人空间公共化、个人情感外露后带来的风险;形成“刻板印象”,增长“虚伪性”。 (二)了解他人与社会的渠道——通过“首页”:主要功能为同辈群体文化影响加大;扩宽大学生“视野”,了解更多“圈外事”;成为“考试”“生活”“情感”“就业”小帮手。 (三)交往互动的空间——通过“回复”“留言”“打招呼”“祝福”等:主要功能包括扩大交往互动空间;提供潜在交往对象,增加“弱联系”的数量;网络人际关系辅助真实人际关系,互动深度较低。 三、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生活 人人网改变中国大学生含蓄的性格,充分释放新时代大学生个性;人人网弥补现实社交平台的缺乏,是开启现实社交的钥匙;人人网利于号召更多人参与组织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进一步的讨论 (—)人人网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是阶段性的社交工具 (二)人人网的长久生命力何在? 人人网以学生为定位是它获得极强生命力和得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本保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人网的社交功能与“话题”之间的关系是它旺盛生命力的另一个源泉。 第一,大学生群体自身创造话题,更具主动参与的乐趣。 第二,话题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生活,更能引起关注和共鸣。 (三)、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若干建议 跳出“熟人社会”、“核心圈子”,建立更多弱联系;“两人群体”内容交互需更多,关系重在维持;注意现实与网络的交替互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信息时代最热门的社交网站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原因,以社会学家提倡的功能分析法重点分析网络社交对新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上发挥的多维和特殊功能。本文以理性全面地认识社交网站的设置、特点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在网上的社交行为,网络社交带来的的影响及其与现实社交生活的关系,深入探析社交网站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并对大学生如何进行健康高效的网络社交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科学性 运用了“内容分析方法”和功能分析方法,所有结论建立在资料的基础上。 2、先进性和创新 第一次全面分析了“人人网”的正功能、负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分析了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的关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一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其主要的价值体现在学术层面。丰富了网络社会学的内容,特别是以实证研究结论为网络社会学增添了一个有说服力的个案;对认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生活有一定启发意义。

作品摘要

人人网的功能分析:一、展示自我的平台——“个人主页”;主要功能包括全面、高效“自我表露”;有效进行“印象管理”;减少他人“认识成本”,快速达到“社会吸引”;负功能为私人空间公共化后带来的风险;形成“刻板印象”,增长虚伪性。二、了解他人与社会的渠道——通过“首页”:主要功能为同辈群体文化影响加大;扩宽大学生“视野”,了解更多圈外事;成为考试、生活、情感、就业帮手。三、交往互动的空间——通过回复、留言等:主要功能包括扩大交往互动空间;提供潜在交往对象,增加弱联系的数量;网络人际关系辅助真实人际关系,互动深度较低。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人人网改变中国大学生含蓄的性格,充分释放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弥补现实社交平台的缺乏,是开启现实社交的钥匙;利于号召更多人参与组织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的讨论:以学生为定位是它得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人网的社交功能与“话题”之间的关系是它旺盛生命力的另一个源泉。第一,大学生群体自身创造话题,更具主动参与的乐趣。第二,话题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生活,更能引起关注和共鸣。最后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若干建议,跳出熟人社会、核心圈子,建立更多弱联系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2009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CNNIC) [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 [4]杨燕.社交心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5]孙远.青年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9) [6]王欢、郭玉锦.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4) [7]布迪厄 社会资本理论,西方社会学理论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参与观察,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后就大规模地开始了对于网络交往的研究,大多包含在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研究中,主要包括:网络交往及其特点、网络交往的行为理论、心理效应、人际关系的性质等。著名的网络社会学家卡斯特尔认为,互联网的崛起作为一件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事件,正在逐步转化为当今人类生活的社会图景。他指出,在网络社会中个体间、个体与组织间、组织与组织间透过网络沟通而更加频繁的互动起来,从而形成已初具雏形的网络化社会。华尔瑟在《网络文化探究》中提出的“社会信息处理理论”整合了过去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研究,只不过换了社会背景,强调了在网络中的活动展现。这种理论认为,人们为了减少不安与不确定性在互动的同时会“自我表露”,与人交换信息,当从他人处得到一些反馈时,人们会视它为“社会信息”而加以处理;如果双方之间的互动持续,人际印象便会形成,而关系也会随之发展。郝华德•雷因哥德最早使用了“虚拟社区” 一词,用以描述由网络衍生出来的社会群聚现象,其产生是人们“真实”互动过程的体现和结果并且是以个人为中轴构建的一种“关系网络”且具有开放性和共建性的特点。 相对于国外而言,由于互联网及SNS类型网站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水平尚处弱势,对社交网站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呈现出零散的多角度的形式,而系统的研究较少。过去关于虚拟交往的研究对象大多都是匿名网络,一些学者虽以“网络交往”之名,但研究只局限在思想品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视角。国内从社会学角度展开的对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关注匿名网络对人际关系及个人发展的影响,但并不针对本文所研究的基于实名制的社交网站。学者孙鹤认为SNS社会型网络社区是社会关系的网络化,柏希熙认为网络为个人提供了远程“在线”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网络也为“客我”提供了一个空间,通过信息交流是使“主我”与“客我”交融,进而更加了解自我。廖福生、杜仕勇在《SNS社交网站流行简析》中指出,SNS不只是给一群不知如何打发时间的人提供的娱乐平台,更是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在网上的投射。李丹在《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和动机》中指出维持人际关系被用户视做是他们使用社交网站的最主要原因。社交网站被用户们看作人际交往的一种新工具,不仅方便且更加有趣。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