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金融危机下“民工荒”问题探讨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农民工一直值得我们尊敬,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辛勤耕耘,付出了血和汗,但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我们不断思考,力图解开其中的疑团。在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民工荒”问题见诸各类报刊杂志,由此本文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讨,望借此引起社会反思与政府关切,为着力解决此问题铺平道路。
- 详细介绍:
- 2010年春节过后,“民工荒”席卷全国,先是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的民工输入地区,接着连传统的民工输出大省如安徽、四川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企业“招工难”的情况。从地区层面看,缺工现象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本轮“民工荒”在一些中西部地区(例如,江西、安徽、河南、四川)也有所显现。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这个接纳全国近1/3农民工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 在1.14到1.51之间;2009年8月,温州职介中心的用工缺口占比73%多,相比2009年6月上升21个百分点。从缺工结构来看,目前“民工荒”紧缺的是普通操作工。例如,温州劳动力市场缺口最大的5个工种是:普工、服务员、学徒工、平车车工和注塑工;宁波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用工统计信息显示:服务员、普工、缝纫工最为紧俏,招用普通工比较难的工种主要集中在制衣、制鞋、玩具、餐饮服务等,技术工人主要缺模具、数控机床、电子测试等高级技工。 在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加工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利润本来就很低。用工短缺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而且会使企业无法按时、按量开工,严重的会丧失订单乃至市场信誉,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成为制约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运用传统劳动力供求理论和迁移动力机制理论探讨“民工荒”出现的原因。在供给方面,短期因素为:第一,企业无法保障农民工权益,使农民工“进不来”也“留不住”;第二,金融危机导致农民工“返乡潮”,并可能影响其外出务工积极性;第三,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吸纳了大量农民工;长期因素为:第一,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吸引更多农民工留乡就业;第二,我国人口结构的特点在一定程度造成“民工荒”的长期趋势,其中,①新生代(第二代)农民工就业观念发生改变②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适龄劳动力大幅减少③从地区劳动力需求角度来讲,我国劳动力人口分布不均。在需求方面:第一,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知识技能要求变高,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二,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对农民工产生分流作用;第三,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企业信息不畅通,企业传统招工方式导致民工来源渠道过分单一狭窄;第四,在经济刺激计划下,经济回暖,全国用工需求大增;第五,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对企业招工的影响。最后,通过以上分析,结合相关变量,得出修正后的农民工向沿海城市迁移的边际条件,从而得出:金融危机使沿海城市的失业率上升,影响了沿海城市的就业概率;企业提供的保障缺乏,会造成潜在收入下降;农村经济的发展会提高农村收入和非农劳动力比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的多元化及对相对经济地位的重视会增加其迁移的心理成本;由于超过一定界限时,年龄越大,农民工迁移动力就越弱,使得人口老龄化增大农民工迁移成本,加上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企业对农民工人力资本要求的不断提高,最终导致农民工对沿海城市的预期收入增长率下降;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工可以就近就业而无需到沿海城市就业,减少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迁移成本;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户籍制度分别增加了信息成本和制度成本。总之,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降低了农民工的迁移动力,造成沿海城市“民工荒”问题的出现。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工荒”现象不断涌现。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保障农民工权益,享受国民待遇。具体包括: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原有的经济模式和人口政策;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享受国民待遇;完善教育培训体制,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论文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劳动力供求理论和农民工迁移动力机制理论为基础,从供求两方面对农民工的特点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农民工现状做实证分析,探讨“民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近几年,我国“民工荒”问题始终存在,金融危机使得该问题更加凸显。在我国加快转型之际,解决“民工荒”问题尤为重要。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收集与参考众多最新数据,体现科学性;论文不仅运用传统的劳动力供求模型解释“民工荒”问题,而且结合迁移动力机制理论深入探讨了“民工荒”的理论根源,在理论基础上拓展相关因素做出修正函数模型,体现先进性与创新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论文不仅运用传统的劳动力供求模型解释“民工荒”问题,而且结合迁移动力机制理论深入探讨了“民工荒”的理论根源;详实的数据和多样的图表丰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在理论基础上拓展相关因素做出修正函数模型,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及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人口结构、农村人口市民化提供思路。
作品摘要
-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工荒”的出现是诸多矛盾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劳动力供求理论和农民工迁移动力机制理论为基础,从供求两方面对农民工的特点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农民工现状做实证分析,探讨“民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原有的经济模式和人口政策;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享受国民待遇;完善教育培训体制,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等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蔡昉,都阳,王美艳著:《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103页 2、朱农著:《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31-40页,第196-205页 4、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本期专题研究:民工荒的原因和启示,宏观经济周报》2010年3月15日 第102期 5、易富贤:《独生子女政策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困局》,载《十一世纪》2009年4月号 6、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年3月19日 7、张东辉:《发展中国家的短期劳动力转移. 发展经济学研究(第一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调查方式
- 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流动理论,主要为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的托达罗模型,由于国情不同,对我国“民工荒”问题研究较少。 国内对“民工荒”问题研究较多,角度多样,较典型的为:李波平、田艳平(2011)从缺工的地区、行业、企业、工种等角度对比分析两轮"民工荒"的差异,得出经济发展和企业订单增加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直接原因;而低工资、低成本、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深层次原因;户籍制度、各种保障制度的严重缺陷是两轮"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两轮"民工荒"折射出农民工主体及价值观念变化很大,惠农政策效果更加显现,区域格局发生更大变化,劳动力分流更加明显;但也揭示了企业的用工模式、管理体制没有改进;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发展步伐缓慢,最后启示我们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将我国的人口红利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杨永华(2010)指出民工荒并不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毕,而是表示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应对民工荒的根本举措是改变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为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低人权优势,调整农民工与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关系,关键措施是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工的户籍迁入工作所在的城镇,使候鸟式的民工变为市民。杨舸、孙磊(2010)分析了金融危机之后农民工面临的就业困境和流动障碍,并深刻解析了我国的产业低端和农民工困境形成的恶性循环的关系。要走出这种恶性循环,必须从全局的视野看待农民工问题,实现经济增长和保障民生的双赢。王倩(2010)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特点的对比分析,同时引入补偿性工资的概念,得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并结合现实情况具体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所期望的补偿性工资并没有得到"补偿"而导致"民工荒",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陈丰(2007)指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游离在城市的边缘,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均表明他们未能真正融入城市,而是呈现一种“虚城市化”现象。解决之策在于一方面农民工应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社会;另一方面应当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增加制度供给,改善制度环境,并且积极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