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KAP调查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采用配额抽样方式从南宁市10所高校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以自填式问卷开展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严格的整理和审核后,用SPSS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并辅以个案访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层次低、意向弱、途经单一等结论,同时提出从国家制度层面、学校行动层面和个体生活层面着手,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整合有效资源,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学生防艾宣传教育模式。
详细介绍:
艾滋病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大学生也日益受到威胁,广西是全国受艾滋病伤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目前针对大学生防艾尤其是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还不够。因此,项目组提出了对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KAP开展一次系统深入研究的计划。 通过前期的文献研究、访谈、试调查等前期探索,对研究的目的、内容、时间安排以及相关的概念和范围都有了比较清晰的了...(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KAP调查研究
  • 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KAP调查研究
  • 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KAP调查研究
  • 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KAP调查研究
  • 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KAP调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呈现大学生艾滋病KAP现状,提高人们对大学生防艾重要性、特殊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综合各种资料分析问题,对假设做出理论阐释;结合所学专业研究对策,为大学生防艾提供有用参考。 思路:根据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前期探索,得出本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问卷资料定量研究的同时,结合访谈和有关文献综合分析;在此述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的视角和方法技巧,提出针对大学生防艾宣传教育的具体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第一,选题的重要性——艾滋病不断蔓延,大学生成为高危人群,其中广西是艾滋病重灾区,然而相关的,特别是针对大学生防艾的研究却不够。 第二,研究方法、过程的客观性及其结果的真实性——作品的形成严格遵守了社会学的研究程序和规范,研究力求客观真实又顾全深度和广度。 第三,社会工作视阈下社会工作防艾方法和大学生防艾整合模式的独特性和启发性——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自我觉醒的体现。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摸清事实,揭示问题,引起关注——研究所反映的真实状况,揭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防艾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第二,资料分析,探讨解释,提供参考——有关结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尝试性解释可为政府和其他有关组织有针对性地制定大学生防艾宣传教育措施提供有用参考。 第三,社工视阈,资源整合,启发实践——不仅能提升大学生防艾宣传教育效果,也可推动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本土化进程。

作品摘要

基于了解不同类别大学生艾滋病KAP基本状况、从KAP行为干预理论视角探析问题和对策、为大学生科学防艾提供参考等研究目的,采用配额抽样从南宁市10所高校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以自填式问卷开展调查。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并辅以个案访谈资料进行综合探讨,得出了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层次低、意向弱、途经单一,不同大学生艾滋病KAP状况存在差异性和相关性,大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教育和...(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作品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关于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状况的研究-以南宁市高校为例”(2009年立项,项目编号091059327)成果,另有两篇论文《社会工作运用于大学生防艾》、《新形势下大学生防艾模式的整合初探》作为辅助和延伸(已发表)。 2.2010年09月14日作品初稿参加广西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结题,经专家提问...(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1.黄丽玲,张琴,陈怀忠. 南宁市3所高校一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3年第11期. 2.孙志凤,王婧,冒荣,曲铭峰,张红霞.1874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认识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18卷01期. 3.冯福,林志文,朱庆.海口市青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 2007年...(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有:图片、照片/书报刊物/个别交谈/亲临实践/统计报表/人员介绍/现场采访/自发/走访/问卷/文件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近年政府关注度的持续增强,我国学术界对艾滋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取得不少成绩,并且部分成果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和防治艾滋病的重要参考,有着重要意义。比如有,桂希恩教授的《我所知道的艾滋病》(2003.1)、景军教授的“泰坦尼克定律”(2006.5)、向德平教授的《挑战与应对:艾滋病防治专题研究》(2009.11)等。 尽管上述一些社会学和人类学调查研究为我们了解和...(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