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鄱阳湖水质分析及控制对策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根据2008、2009、2010年对鄱阳湖湖区水质及主要入湖河流控制断面水质变化的监测资料分析来看,鄱阳湖湖区水质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连续三年来均呈下降趋势,枯水期水质相对丰水期时下降更为严重。同时,湖体由中度营养化逐步向富营养化发展,其中主要污染物为TP、NH4+--N和挥发性酚,而入湖河流主要污染物则为NH4+--N、溶解氧、TP。
详细介绍:
根据2008、2009、2010年对鄱阳湖湖区水质及主要入湖河流控制断面水质变化的监测资料分析来看,鄱阳湖湖区水质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连续三年来均呈下降趋势,枯水期水质相对丰水期时下降更为严重。同时,湖体由中度营养化逐步向富营养化发展,其中主要污染物为TP、NH4+--N和挥发性酚,而入湖河流主要污染物则为NH4+--N、溶解氧、TP。本文响应省政府对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号召,通过分析鄱阳湖水质下降的原因及不同时期水体污染的情况,提出了有利于改善鄱阳湖水质,解决湖区各种面源污染以及鄱阳湖富营养化等问题的保护措施。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根据2008-2010年水质资料, 通过对鄱阳湖七条主要河流的入湖口处设点采样,以及在湖区19个监测断面监测采集及处理,分析了鄱阳湖近3年来水质状况变化,并对其产生水质下降、水体污染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实施水质保护的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对鄱阳湖水质下降、水体污染等情况提出了实质可行的改良和保护对策,采样合理,分析技术先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生态环保工程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以鄱阳湖湖区水质以及入湖主要河流的水质污染动态检测结果为切入点,目的是探明鄱阳湖水质的污染状况、发展趋势,为鄱阳湖的生态建设以及水质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提出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学术论文摘要

[1]吕兰军.鄱阳湖富营养化评价[J].水资源保护.1994,(3):47-52 [2]鄱阳湖研究编委会.鄱阳湖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 [3]戴熙畴.鄱阳湖综合开发治理必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J].人民长江.1996,27(7):15-17 [4]甘筱青.鄱阳湖区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2,26(4):328-330 [5]钟业喜,刘影.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93-94 [6]《鄱阳湖研究》编委会,鄱阳湖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15-18,422-423. [7]吴颖靖,文仕知。鄱阳湖湖区水体营养盐分布格局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9,(14):15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66-268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吴颖靖,文仕知。鄱阳湖湖区水体营养盐分布格局研究.现代企业文化,2009,(14):1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66-268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鄱阳湖水质的检测,目前为止已有不少报道,但仅为湖区或某河段点状检测或对重金属污染等进行了检测。高桂青等2007年对鄱阳湖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但2007年以后的水质动态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2007-2010年鄱阳湖湖区水质以及入湖主要河流的水质污染动态检测结果为切入点,阐明鄱阳湖水质的污染状况、发展趋势,为鄱阳湖的生态建设以及水质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