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调查研究报告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调查为高校在校学生利用假期及实习机会,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在参考国家相关数据和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该调查以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了黑龙江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该项目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经验,设计了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该项目在总结其他地区成功与失败经验的过程中,总结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详细介绍:
中国已经步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切实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以及达成中国长久以来希望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村落后现状的美好愿望,“三农”问题成为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而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中突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就成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以及在转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研究小组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调查研究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实现我省剩余劳动力的长期战略性转移。力争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附录1),并设计了调查问卷(附录2),对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鹤岗、阿城、鸡西等省内多个地区的农村进行了调查,抽样调查人数为850,调查村庄为33个。 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提出了充分发挥旅游业及绿色农业等区域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发挥黑龙江省的地区优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的阶段性转移;二是充分利用科学规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方案设计,使方案更科学合理。 该项目针对黑龙江省市的“三农”问题展开研究,与社会、政府关注问题紧密结合。总结了黑龙江省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该作品针对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展开研究,与社会、政府关注问题紧密结合,以促进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本作品以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阶段性转移及战略性创新转移模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该研究借助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区域劳动力转移策略,其独特之处在于: 一是提出了依据黑龙江省地区特点,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阶段性转移; 二是提出了利用区域优势,实现阶段性转移; 三是充分利用产业经济规律,如核心规律、固本强干规律等,使方案更科学合理。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约有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就业主体。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转移问题,已成为政府最为关注的难题之一。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区域经济为基础,研究黑龙江省内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提出可行的阶段性及战略性转移对策,以期为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借鉴,为解决政府和群众关注的三农问题提供一定的对策参考。

作品摘要

本调查为高校在校学生利用假期及实习机会,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在参考国家相关数据和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该调查以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了黑龙江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该研究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的地区特点,提出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阶段性的转移,以保证实现黑龙江省劳动力的长期战略性转移。该项目在总结其他地区成功与失败经验的过程中,总结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其转移途径包括进一步发挥乡镇企业、城镇建设转移作用;同时提出发展农业集约经营等拓展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等。 该研究以促进黑龙江省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探索了如何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契机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成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促进黑龙江省市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该项目针对黑龙江省市的“三农”问题展开研究,与社会、政府关注问题紧密结合。总结了黑龙江省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于2010年11月在齐齐哈尔大学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 [2].黑龙江省统计局,2004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 .哈尔滨:黑龙江统计出版社,2005 [3].黑龙江省统计局,2005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 .哈尔滨:黑龙江统计出版社,2006 [4].黑龙江省统计局,2006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 .哈尔滨:黑龙江统计出版社,2007 [5].黑龙江省统计局,2007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 .哈尔滨:黑龙江统计出版社,2008 [6].黑龙江省统计局,2008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 .哈尔滨:黑龙江统计出版社,2009 [7].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统计报表 体组织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国外众多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中比较著名的有刘易斯理论乔根森理论、托达罗理论等。刘易斯认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要不断加大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托达罗理论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不仅着眼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实现就地转移的思路。这一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的我国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也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上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也提出了很多符合我国国情的转移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内部转移理论。认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种途径是通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方式实现在农业内部的转移,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在农村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工业实现转移。在农业内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二是劳务输出理论。认为应该通过扩大劳务输出的方式,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认为劳务输出不仅要“立足本地”还要“面向全国”,更要“走向世界”。 三是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理论。该理论主张以发展小城镇的方式,来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种转移理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温州模式都是就地转移非常成功的例子。 四是复合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强调单一转移模式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要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要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转移模式,在发展多种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综合措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或向城镇的转移。 五是两阶段转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转移过程上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实现就业的转移,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在第二阶段,在实现就业转移的基础上,从农民工变为市民,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处在第一阶段。 以上几种理论是我国专家学者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它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特点,还在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中方面发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