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介于习惯法和国家法之间—甘南“草山纠纷”透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法律
- 简介:
- 本研究通过查阅历史档案,整理出甘南甘南“杨麻草山纠纷”这一个案的缘起、演变及结局全貌。通过分析国民党政府在整个案件发展的过程当中所表现出对民族习惯法的态度来展现民国时期国家与甘南民族地方、国家地方政权与甘南地方政教体系、国家法制与甘南民族习惯法、藏族民众对原生政教体系的认同与对现代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
- 详细介绍:
- 一、研究的总体框架 本研究力图在整理出甘南“杨麻草山纠纷”这一个案的缘起、演变及结局全貌的同时,展现民国时期国家与甘南民族地方、国家地方政权与甘南地方政教体系、国家法制与甘南民族习惯法、藏族民众对原生政教体系的认同与对现代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获得对甘南藏区藏族习惯法演变过程的更深刻的认识和对推进藏区法治化进程的有益启示,从而既丰富了我国学界有关民族习惯法/民间法...(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研究拟,力图在整理出甘南“杨麻草山纠纷”这一个案的缘起、演变及结局全貌的同时,展现民国时期国家与甘南民族地方、国家地方政权与甘南地方政教体系、国家法制与甘南民族习惯法、藏族民众对原生政教体系的认同与对现代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获得对甘南藏区藏族习惯法演变过程的更深刻的认识和对推进藏区法治化进程的有益启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学科交叉:结合政治学、法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的交叉研究。 政治学方面:侧重于对民国时期国家权威与基层政权合法性的建构过程; 法学方面:侧重于对藏民族习惯法内容的整理及其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 民族学方面:侧重于甘南藏民族习惯法与地方政教体系的演变及其对藏民族民众国家认同的影响; 2、研究方法独特:运用档案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档案的研究展现真实的习惯法在对地方政权的影响。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民族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受到了从政府到学者的高度的关注。国家制定法和民族习惯法之间有矛盾也有共性。本文通过对历史档案的研究展现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对待民族习惯法的态度,并分析其态度对地方政权建设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可以使立法者和执法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地区群众对于习惯法的认识,并可结合当今现实分析当今国家法的影响与民国时期的不同。
作品摘要
- (1)整理和刻画甘南“杨麻草山纠纷”个案的缘起、演变及结局的完整面貌,揭示此案与其时国家政治权威和基层政权合法性建构过程以及该过程中国家与地方政教体系的复杂关系。 (2)回溯历史,揭示“杨麻草山纠纷”的时代政治和社会结构背景,即(1)民国时期国家在甘南民族地区建构国家权威与基层政权合法性的过程;以及(2)其时甘南地方政教体系。 (3)研究其时甘南地方政教体系面对国家及其基层政权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文被选入2009年度兰州大学君政学者论文集。 通过了君正学者项目的终期答辩。 兰州大学2010年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 通过在CNKI上搜索关键词“习惯法”共出现1570篇文章(时间段为1998-2008)。通过对这1570篇文章的筛选,共找到与藏族习惯法相关的文章56篇,去掉一稿多投的情况共有52篇文章。
调查方式
- 文件调查方式为主。主要通过对历史档案的调查完整。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藏族民族习惯法研究的现有主要文献综述 据已掌握的资料来看,专门研究藏族习惯法的著作有张济民的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丛书即《藏族部落习惯法通论》、《藏族部落习惯法专论》、《藏族部落习惯法法规及案例集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论及藏族习惯法的著作还有洲塔的《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陈庆英的《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徐晓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