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毕业生与就业单位的调查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着为大学生在就业路途中指明方向提高就业质量的目标从国家、高校以及在校的大学生的层面提出几点建议。本课题历经半年,从课题立项到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再到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再从资料的收集到最后主成分分析和课题研究定稿,无不心系着课题组的所有成员的激情、智慧与汗水,他们通力合作,积极融入课题并为之努力。在此,期盼着这份研究报告可以向高校和大学生提供价值。
详细介绍:
本课题在总结了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对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咨询的基础上, 以大学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就业单位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指标和调查问卷,对大学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就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出样卷400份,收回有效样卷360份,利用SPSS16软件对有效样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再利用主成分分析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十大影响因素:“适应社会的能力”、 “家庭背景”、 “就业政策”、 “气质修养和职业素养”、 “知识体系”等十大因素。然后对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在调查数据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对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提高就业质量 ,从国家、高校以及在校的大学生的层面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课题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对一些专家学者咨询的基础上, 以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和就业单位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再对收回的有效样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在调查数据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提高就业质量 ,从国家、高校以及在校的大学生的层面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利用SPSS16软件对有效样卷进行统计分析,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到十大影响因素,浅显易懂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以量化的方式让读者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到影响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 2、在进行调查研究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使得收集到的数据更加的全面和广泛而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另外还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价值较高的数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认识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有针对性的规划人才培养工作,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3、教师: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的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4、就业单位:为就业单位选拔人才提供参考。 5、家长:了解就业形势,鼓励、支持和引导子女的就业工作。

作品摘要

本课题在总结了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对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咨询的基础上, 以大学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就业单位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指标和调查问卷,对大学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就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出样卷400份,收回有效样卷360份,利用SPSS16软件对有效样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再利用主成分分析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十大影响因素:“适应社会的能力”、 “家庭背景”、 “就业政策”、 “气质修养和职业素养”、 “知识体系”等十大因素。然后对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在调查数据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对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提高就业质量 ,从国家、高校以及在校的大学生的层面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地点:江西财经大学 项目:江西财经大学第四届学生科研课题 立项时间:2009年5月 结题时间:2010年5月 评定结果:结题并鉴定为优秀

参考文献

[1]曾湘泉,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第6期. [2]曾湘泉,1993 :《改革中的知识劳动力就业意向及其市场行为分析》,《管理教育学刊(武汉)》第1期. [3]赖德胜,2001:《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4]瞿振元,2001:《2000 —2002 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北京要师范大学出版社. [5]James Heckman ,2003:《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中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6]涂思义,200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第l9卷第1期. [7]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2005:《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教探索》,2005年第2期.

调查方式

1、走访 2、问卷调查 3、个别交谈 4、统计报表 5、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对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问题许多的专家学者都从许多的层次和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还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观点大致为: (1) 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和求职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有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结构性失业(曾湘泉 2004)。在不同学校,或者是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以及同一专业的不同个人之间的就业状况的差别也在不断扩大。 (2)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赖德胜 2001)。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3)重视对对高等教育中的非认知技能的培育题(James Heckman 2003)。大学生培养问题,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是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对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4)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涂思义 2005)。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5)就业能力即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社交领导能力等能力是就业质量影响的重要因素(李颖,刘善仕,翁赛珠 2005)。他们认为,首先应该重视就业环境对就业能力的作用。其次,重视学校系统知识的教育。最后,重视实践活动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去提高就业能力以提高就业质量。 (6)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总体上可以分为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五个方面(陈岩松 2004)。他认为,大学生就业受到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必须建立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