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作品>>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西北师范大学参加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三等奖获奖作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角色认同与社会适应的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
大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小类:
其他
简介:

采用《失地农民市民角色认同问卷》和《普遍性适应不良问卷》,对兰州市安宁区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同与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失地农民对市民角色认同的等级评定介于“不确定”和“同意”之间;失地农民市民角色认同在文化程度和性别上均无显著差异,失地农民角色认同的年龄、户口性质差异显著,其中征地年限以及收入变化对失地农民角色行为的差异显著;失地农民普遍性适应不良量表男性均分为14.39±5.23,女性均分为14.54±4.75,显著高于我国成年男性常模(12.88±4.72)和女性常模(13.71±4.88);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户口性质、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征地年限上差异均不显著,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收入变化差异显著;失地农民社会适应与角色认知和角色体验存在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和0.28。

详细介绍:

当今,城市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统计,预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比将上升到65%以上[1]。截止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明,中国城市人口达到6.6978亿人口,城市化水平已经到到49.68%,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加速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大批工业企业的建立,城市周边很多农业用地被政府征购,以此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估计,目前中国约有4000多万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去了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无论是否愿意,都开始加入了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城市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兰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和交通运输建设征占了大量耕地。2006年初,兰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城中村改造的重大决定并制定了实施方案,迄今已有9.8万失地农民。仅兰州市安宁区城中村改造共涉及刘家堡、孔家崖、费家营、十里店4个街道21个行政村,涉及人口34198人。
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全国1/3以上的群众上访归因于土地问题,而其中60%左右直接由征地引起,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2]。对农民而言,土地被征用后,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他们一时成为手足无措的“城市居民”。
大量失地农民虽然在身份上已经转变为城市居民,但他们是否认同自己的市民角色并已经适应城市的生活?一些调查显示,“那些被征地的农转非人员成为边缘群体中的边缘者,与未转工的农民相比,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距,许多农专非人员提出希望重新回去当农民的要求。”“他们处在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是一个边缘群体,仍带有典型的农民特征,不能被城市文明接纳,同城市格格不入。”如何使得失地农民这一群体角色的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融入城市生活,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3]。

获奖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参加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三等奖获奖作品

作品图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