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作品>>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双转移”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运作模式研究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双转移”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社会转型期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之后果断做出的战略决策。基于“双转移”的现实背景,本课题把农民工素质现状作为研究视阈,以农民工素质提升为研究的中心线索,对影响农民工素质提升的相关因素进行剖析,通过实证研究致力于构建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培训模式。

详细介绍:

“双转移”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运作模式探究 前言 “双转移”,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全面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在“双转移”思想的指导下,广东在随后推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双转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内容。根据“双转移”精神,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要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其根本要义是要把产业、人口同步考虑,同步转移。目的是在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分子”,在缩小人口“分母”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最终提升事关百姓幸福感的人均指标。实施“双转移”,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出的同时,高附加值、高科技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必然日益增加,因而对职工素质的要求却会越来越高。这就必然要求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为产业提升提供充足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支撑,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珠三角地区拥有广大的农民工群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职工素质提升已然成为一项巨大工程。 职工,其内涵着对某种特定技能、专业岗位以及职业的认同感,与工人、员工、职员等同义或互通,其广义上包括在职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各类学校教师、店员、各个单位干部、工人等一切在职人员。狭义上专指企业工人,在当下中国语境中又几乎等同于在职农民工,在珠江三角洲尤其指企业的在职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而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它兼有农民与工人二者的双重身份,主要指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务工的农民,其特征有三:一是持有农村户口,但在城市、乡镇企事业单位工作;二是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以在城镇务工所得为主要谋生手段及生活来源;三是工作生活居所不稳定具有流动性,其生活工作居住总是随着务工场所的变化而改变。可以说社会、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组织对职工做出的培训政策,必将给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带去益处。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积极加快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以“落实促进就业的各类优惠政策,统筹城乡和省内外各类群体劳动者就业。强化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把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成为全国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区。着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技能开发评价示范基地。”自提出“双转移”战略以来,珠江三角洲职工培训的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政府和群团组织有培训想法而财力有限、农民工有接受培训愿望而无财力支持、企业有培训需求而不愿“埋单”,社会办学力量有培训能力而没有效益等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职工素质提升工作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和模式。如何实施这一工程逻辑地成为有极强现实价值的命题。 基于“双转移”的现实背景,本课题把职工素质现状作为研究视阈,以农民工素质提升为研究的中心线索,对影响农民工素质提升的相关因素进行剖析,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广州、中山、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惠州等地的上千份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和其它各种相关资料研究后认为,必须致力于探索并构建一个以政府和群团组织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校企合作的职工素质提升的培训模式,以及该模式运行机制和其所需的协调机制等支撑系统的构建。 一、“双转移”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农民工素质状况分析 广东GDP连续20年领先全国,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但多年来,广东始终还没有真正从经济大省跃升为经济强省,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产业升级步伐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劳动生产率偏低,省委、省政府因此提出“双转移”大战略。在双转移中,劳动力素质极为关键,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工人;有什么样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就能发展什么样的产业。长期以来,珠三角外来工虽多过苏、浙、沪之和,但素质却“不是对手”。数据表明,目前广东城乡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9%,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占75.3%,人均受教育年限仅8.5年;农村劳动力82.3%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84%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9.4%,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占95.9%。其中,技能劳动者数量仅占从业人员总量的16.7%,高技能人才数量占技能劳动者数量的比重只有15.61%。 1佛山作为一个制造业基地,但企业高技能人才数量奇缺。据统计,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体结构不合理,企业中高级人才应占技能人才总量的14%以上,而从现状来看,佛山市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8%。平均3.72家企业才有1名高技能人才。 2农民工总体素质过低、技能人才不足难以支撑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双转型。就当前珠三角地区而言,农民工素质缺项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但与现代文明要求仍存在差距 农民工长期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艰苦的农村环境,磨炼了他们的意志,煅造了他们的品格,使他们养成了许多别的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可贵的道德品质,这些品德已成为他们安身立命和安居乐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进城后,又受到城市文明的熏陶,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生活方式有了明显改进。 但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客观环境也导致了他们在道德素质上的某些缺陷,特别是当他们经历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多重洗礼后,这种道德素质上的不足得不到应有的素质提升培训,就被无情地催化并暴露出来。据课题组2010年8月对珠三角在职职工的问卷调查显示:当问及“假入您所在单位出现危机,您最担心的是什么”时,也只有59.4%的职工担心“单位能否度过难关”,其他就则是担心自己的工资能否到手。如图: 此外,五彩斑斓的城市生活对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农民工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诱惑。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思想政治观念的转变以及与之相随的道德失范,对数量最众而力量最弱的农民工群体的道德、价值、信仰等都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社会上纵横交错的价值冲突,给农民工群体带来了多元的价值方向和价值标准,同时也带来了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的困难。 (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技能,但整体水平仍偏低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基础教育投资力度,农村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结构单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偏低,农民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低,辍学率高,农村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很大一部分农民工只有初中甚至更低的文化程度,农民工在农村接受教育期间已经落伍,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直接制约其进城就业的竞争力,成为制约其就业的“瓶颈”。 由于农民工普遍缺乏必要的务工技能,整体技术水平与职业素质就已经偏低,而进城务工后,仍然有相当部分没有接受到专业技能培训,他们就更难以适应“双转移”背景下科技和技术创新的需求。据调查,“在入职前你是否参加过培训”这个问题上,有高达28.9%回答的是“否”。如图所示: 由于缺乏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对高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企业职工,甚至是企业的骨干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也非常滞后,吃老本现象依然十分普遍。从整体上看,农民工普遍存在观念陈旧,境界不高,眼界不宽,缩手缩脚,不善于动脑筋,不愿意深入实际,办事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满足于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的主动性,更缺乏破解难题的能力,既无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热情,也无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心。 (三)民主与法律意识增强,但仍缺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由于城乡身份壁垒的外在强制力的影响,农民工经常受到城市文化的排斥、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进而引发其强烈的压抑感和被剥削感,甚至激发出一定程度的反城市倾向。越轨现象和犯罪行为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社会秩序和职工自身的总体形象。在维护自身合法意识方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时,他们基本上不能通过及时举报,以诉求法律的方式来得到有效支持。他们依旧缺乏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更缺乏制度化参与政治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调查显示:职工回答“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您会选择的解决途径是什么”时,只有46%回答“法律”。如图: (四)生活方式逐渐改变,自信心增强,但自卑心态仍很浓厚 与80年代的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一代的农民工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憧憬。他们接受过现代文明的教育,大多数人享受电视、互联网等现代资讯,进城后受到城市文明的熏陶,他们具有比较开放的思想观念和现代的思维方式,崇尚城市生活方式。但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生存空间相对狭小。处于社会管理体系的边缘位置,农民工既脱离了流出地的社会组织管理,也未被真正纳入流入地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有的甚至进入了某种体制真空。在社会生活方面,农民工始终被排斥于城市社会关系网络以外。城市居民对于农民工总体上是“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认为他们是城市社会治安、就业、卫生及交通等状况恶化的“麻烦制造者”。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多依靠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相联结与带动,其就业和居所均相对集中,生活范围和社会交往圈一般仅局限于本群体内。农民工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维持着旧有的思维方式,与城市和市民显得格格不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自身也因此产生了“边际人”、“二等公民”的心理暗示。调查显示:回答“您觉得你工作所在地的本人与外地人关系融洽”的,只有58.4%,只有一略半多点。如图: (五)身心健康、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整体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随着近年来对农民工问题的重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建设正在探索之中,农民工的医疗服务也正在得到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提高。由于农民工多从事较苦较累的低端行业,加之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超时劳动现象比较常见,不少城市农民工劳动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2小时。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缺乏。如农民工违章作业问题,以建筑行业为例,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据有关统计分析,90%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民工、临时工身上。 3无知违章是因缺乏安全知识;失误违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娴熟或设计不科学造成的;故意违章是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以损害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新一代农民工中,由于他们年龄偏低,社会阅历不多,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遇到挫折的能力,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力差,致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十分脆弱,经不起困难与艰险的考验。2009年1-5月富士康公司连续出现十多起员工跳楼自杀现象就充分表明:农民工的许多生理与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被人为地忽视。当问到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大难题是,会选择自杀的占到2%。如图: (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尚未根本改变 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广东全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所在的城市已基本形成完整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为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惠及农民工的文化利益,针对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活动日益增多,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改善。在调查问到“您在业余时间经常做的事情”,回答“体育锻炼”的有18.6%;文娱活动的有38.6%;学习的有24.5%;其它的有18.3%。如图: 但是,与庞大的农民工队伍相比,与农民工文化诉求相比,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仍然贫乏,整体上处于“孤岛”状态。农民工对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受益程度仍然十分有限,业余生活总体上还是处于相对封闭之中,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枯燥单调。其因此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文明素质不尽如意之处颇多。 二、“双转移”背景下珠江三角洲职农民工素质培训状况分析 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调查,农民工其实参加职业培训的愿望强烈,但受制条件较多。高达70.6%的受访者表示很想参加培训,其中希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占66.3%,希望参加工程师等专业培训的占12.8%,参加一般知识学习的占5.9%;20.9%的人对培训持无所谓态度;只有8.9%的人不想参加培训。限制职工参加培训的原因主要是付不起学费和没有时间,比例分别为34.8%和31.4%,回答学不好的占13.4%,只有6.1%的人认为对就业没有多大帮助。 4经过国家社会的大力支持,几年来的培训实践状况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积极推动培训,但规模有待扩大 2008年,广东全省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97.6万人,同比增加43.07%;特别是“双转移”实施以来,全省共组织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 58.5万人,转移就业106.5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1.6%、18.2%。2009年,广东省又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82.4万人,转移就业128.5万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8年底的18.96%上升到2009年底的22.34%,提高了3.4个百分点。培训所带来的素质提升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收入的提升,调查显示,培训后农民工工资水平比未培训的高出20%~30%。 5 但是,当问及“您家所在地的政府有组织过免费培训吗”,有近六成的人回答的是“没有”; 问及“您工作所在地的政府有组织过免费培训吗”,也差不多有六成人是同样的回答。参见下二图: (二)大型企业对农民工培训总体较重视,但没有建立与国家职业技能衔接的机制 民营经济起步时,根本就没有技能培训的概念。珠三角制造业经过30年发展,已经走到“低级生产要素向高级生产要素”提升的门槛,不仅产品要从低端走向高端,作为最终产品的制造者———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务工人员的素质也必须提升,亟须摆脱“农民工原生态”。目前,珠三角地区享有“世界工厂”美誉,拥有成千上万个企业,其中有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有大量中小企业,其中中小企业大概就有90万个。大多数大型企业有较好的培训制度,也较为重视员工培训,仅从以下两例即可窥见一斑: 格兰仕在中国总部有14家子公司共30000多名教育和经验丰富的员工,他们都经过了相关的操作和专业培训。格兰仕在人才培训方面,格兰仕将培训作为首要目标以使员工能得到所需的技能水平和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公司98%的员工每年都要接受培训。为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格兰仕成立了培训中心,2004年公司投入巨资,在中山黄圃建立了占地600亩格兰仕大学----樑园。在人才机制方面,格兰仕不断建立了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为充分体现“人是格兰仕第一资本”的价值观,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建立具有格兰仕特色的企业文化环境,要从“告诉型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变。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建立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机制及各种培训发展机制,并致力于创建宽松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劳动关系。公司要求并支持员工的学习进取,追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进步,致力于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当然,绝大多数发展壮大以后的民营企业,其培训仍然迟迟没有建立与国家职业技能衔接的机制。小家电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技师的产业,原因就在于此。 (三)社会培训机构种类繁多,但针对性不太强 农民工基本上都能够认识到参加培训的好处,但他们往往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往往收费很高,难以承受;而目前得到政府补贴的培训多是低成本的简单培训。有些培训机构只追求参加的人数,不关心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只为赚钱,广告宣传中有大量虚假成分,职工进了门才知道上当受骗了。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珠三角地区培训机构,仅广州市就有500多家,培训内容涉及大门类有英语、小语种、财会、电脑、才艺、管理、职业资格、就业技能、考研、公务员考试等等。仅以管理类为类又可以分为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证券投资、企业战略等等。但这些培训对珠三角地区企业职工的针对性性不强,不能很好满足大部分职工需求。 三、“双转移”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农民工素质培训的特点 (一)培训对象的多层次性 职工培训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属于在职人员,但由于学科专业及岗位等原因,职工培训的网络涉及的面广,因而参加培训的人员呈现出多层次性、全员性的特点,既有工作经验丰富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大量的基层操作技能人员。那么对于农民工培训的内容涉及企业经营活动或将来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其他问题,而且农民工培训自的方式与方法也具有更大的广泛性。这些都增加了培训组织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二)培训运作机制中的政府主导性 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开放有序的职工培训体系是当前我国员工培训的重要任务,要形成政府、群团组织、学校等事业单位、社会私有机构、用人单位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灵活有效的体系和机制。当前,由于政府和群团组织有培训想法而财力有限、职工有接受培训意愿而无财力支持、企业有培训需求而不愿“埋单”,社会办学力量有培训能力而没有效益等各种错综矛盾交织在一起,科学的培训体系并未建立,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国家及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在培训中仍起着主导性作用,用人单位及一些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公司职工培训从培训内容上说,除管理类、专业技术类、技能类培训外,还有面向全行业人员的各层次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但培训内容更加注重与行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性,注重实际应用,以增强适应岗位要求的基本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目前的培训中,除专业技能的培训外,对职工的法律法规、人际沟通等情感、兴趣、意志、态度的心理领域方面的培训较少,那么可想而知深刻了解农民工得现实状况也存在困难。 由于培训对象的多层次性,培训的形式也因培训对象的不同而灵活多样。 在培训形式上有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在培训期限上有长短结合的方式,也有脱产、半脱产方式;在教学形式上有新知识的传授、专家讲座、专题研讨、问题剖析、案例教学、现场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等。 四、“双转移”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农民工素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培训意识逐步增强,但自主性不够 随着“双转移”的实施,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出的同时,高附加值、高科技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必然日益增加,因而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农民工素质能为产业升级提供充足劳动力支撑,成了最终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都对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培训意识逐步增强。如果说,此前珠三角许多企业对于农民工培训还存在诸多错误认识和做法,如许多企业只关注对物的投入而忽略对人的投入,视农民工培训为增加成本和负担,结果导致企业员工素质下降、观念陈旧、产品积压、业务停滞、经营困难等的话,那么,随着全球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和一体化的进程,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在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珠三角的用人单位意识到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农民工作为职工中的一个支系也受到重视。他们已开始了积极主动的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并在诸多方面为职工培训提供切实的保障,例如,在资金保障、制度建立、绩效考核等方面向职工培训倾斜,以此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当前,珠三角地区职工培训的开展从数量和规模来看都是令人鼓舞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职工培训应该是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的共同行为。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据调查,有47.8%的人反映其现在工作的单位没有专门的培训部门,如图: 即便设立了专门的培训部门,也仍然有40.7%是没有专门的资金、场地和人员支持的。如图: 员工进入企业后,只是进行简单的技能培训,甚至从不进行培训,员工的道德、文化、法律等方面素质得不到提高。根据调查显示,对“贵单位对您入职后时的培训项目有哪些”,选择专业技能的有42.7%,法律法规有22.8%,人际沟通有14.4%,其它15.5%,无4.7%有。如图: 从个人方面来说,许多农民工觉得自身处于生产最底层,不需要掌握什么专业技能,也不愿花时间培训。用人单位自身举办的培训大多是在外部压力(市场竞争的无奈之举、政府决策的被动接受等)的迫使下进行的,自主培训意识依然不强。至今“培训浪费论”的论调依然有一定市场,许多用人单位甚至将培训看作是项昂贵且得不偿失的活动,因此,对于培训基本上仍然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珠三角地区人才流动较大,他们宁愿高价聘用急需人才,也不愿意为他们做嫁衣办培训。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自主培训意识不强,很多职工培训存在“赶形式、走过场”等应付的现象。据广州市前不久首次万户调查的结果显示:70%的企业农民工下岗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找工作,只有16.5%的人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80%的下岗职工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仍停留在下岗前水平。农民工培训意识的淡化,导致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职工培训的实际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农民工素质难以实质性提高,严重削弱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培训理念不断更新,但培训过程不够科学有效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珠三角的企业界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更新原有的培训观念,不少企业的领导者、工会干部、职工教育者等开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起企业职工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坚实基础,是实现职工终身教育、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的理念,并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要求,逐步将企业职工培训转变为职工的继续教育,把间断性的岗位培训转变为职工的终身教育培训,不断创新职工培训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机制等,努力发挥职工培训的最大效益,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目前,珠三角职工培训理念不断更新的同时,也存在培训过程不够科学有效的问题,从指导方针到具体实施整个过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缺失。首先,在指导方针方面,注重职工技术操作、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提高,而忽视职工发展潜能的发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一般应知应会内容的培训,而忽视与本企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紧密相连的内容的培训;注重单一型人才的培训,而忽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要你学”式培训模式的运用,而忽视“我要学”式培训模式的思考与研究。企业职工培训未能与其收入、考核及职业发展相挂钩,缺乏激励机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报酬公平理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传统的岗位技能工资制重年龄资历,轻岗位能力,不同技能层级的员工收入差距太小,收入不能与技术职工的工作绩效挂钩,技术职工对提高职业技能缺乏内在动力。除目前技术等级鉴定与职工工资有一定联系外,其它培训对职工几乎没有什么激励作用。即便是技术等级培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培训到高级工以后,技师培训受名额限制机会较难获得。再者,在员工的职业发展中,晋升是核心的激励,但企业员工晋升过程中很少或几乎不考虑员工的培训经历,导致员工培训动力不足。当调查问及”贵单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有30.9%的人认为是“农民工的积极性不高”,还有24.8%的人认为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二者相加超过半数。如图: (三)培训体系逐步建立,但不够系统科学 在现代市场竞争条件下,农民工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助推器,更是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法宝”。那么对农民工培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有效的农民工培训体系,而衡量企业农民工培训体系的标准在于看企业的培训体系是否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是否着眼于企业的核心需求、是否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是否考虑到了职工的自我发展需求等诸多方面。鉴于此,珠三角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等原则的指导下纷纷建立起了有效的职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的设立、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方式的更新、培训对象的考核以及培训管理方式的优化等。此外,许多企业还建立了培训需要分析与评估流程,包括:业务分析、组织分析、工作分析、调查分析、绩效考评、评价中心等,对培训需要是否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培训需要是否与企业文化相一致、培训需求所涉及的员工数目、培训需求对组织目标的重要性、培训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等展开有效的评估,从而确保了企业职工培训的有效性、实用性和真实性。 但与此同时,珠三角整体上职工培训体系和模式不系统、不科学,职工素质培训法律法规缺乏力度。一是国家已公布的法律、法规、条例对企业职业技术培训中的职责规定的不具体、可操作性差。二是对无形资产的地位明确不够。三是奖、惩条例不明确。企业建立不建立职工培训制度该怎么办?没有可操作性的约束措施。有的办学单位也常常因忙于学历教育而无暇顾及职工培训。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对培训的需求和目标缺乏科学、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多企业往往怕麻烦而忽略需求分析;许多企业往往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会安排培训;一些企业的培训成为老总的一言堂,老总要求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要求对谁培训就对谁培训,要么就凭经验或模仿他人来制定企业的培训计划。企业没有将培训目标与本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相联系,更没有将培训目标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相结合。这就是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的基本原因。经调查有30.6%的单位是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培训的。如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特别是随着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当前除了政府有组织地开展员工培训以外,一些用人单位、民间团体和组织也积极投入到培训活动当中来,逐步形成了政府、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等多层次的培训主体。但层次分工不明确,相互之间的衔接性不强,以致各形式的职能范围重叠,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应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培训运行机制。 (四)培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培训经费保障不到位 统计结果表明,珠三角职工教育培训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以岗位培训为主并向一线农民工倾斜的方针基本落实,国家关于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的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培训本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工作。据美国教育机构统计,企业每投入1美元用于培训,便可有3美元的产出。比如,世界最大的微波炉制造商格兰仕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企业:由于高度重视员工培训,格兰仕的员工管理成本仅是同类企业的50%,而人均效率则是同类企业的200%。 目前,我国的员工教育培训的经费主要依赖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很少参与。根据主要发达国家经费来源呈多元化,民间投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特征与趋势,中国应该用市场机制,开拓办学的渠道与途径,积极鼓励、扶持并规范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形成“国家、地方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主体格局,这样既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能为员工教育培训的发展筹措充足的经费,为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五)对新一代农民工素质培训的需求重视不够 农民工正在完成代际转换,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在80-90年代进城的农民工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亦工亦农的角色定位,有的已经“告老还乡”。而改革开放以后出生,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进城,或随父辈进城在城里长大的新一代农民工已经大量出现在城市建设的舞台上。新一代农民工具有以下鲜明特点:(1)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新一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时间普遍比第一代农民工要长,甚至不少在城市里接受过中、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2)各种诉求日趋多样化。新一代的农民工是现代教育和现代文明培养出来的产业工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寻求改变生活现状和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3)融入城市愿望强烈。新一代农民工一般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或从小就随父辈进城务工并在城市里长大,多数没有务农的经历,甚至对农业生产有一种本能地排斥。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对城市文明的渴求日益增强,融入城市的步伐明显加快,追求平等权益的欲望与日俱增,期望打破城里人和农民生活观念和方式上的壁垒,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他们有更强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但由于教育培训机会的不均等原因,政府部门即便提供教育培训也多是面向城市职工。尽管他们也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开办的技能培训,但这些培训班并非按照他们的年龄、技能、文化程度和求职愿望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分类培训。经调查,在回答“您希望得到什么方面的培训”时,20岁以下的人在“专业技能、人际沟通、法律法规、其它“这四个选项的比例分别是50.7%、23.9%、16.4%和9%,其中前两项倍高于所有平均年龄对这两个选项的结果,即21.4%和10.3%。这说明:20岁以下的人非常渴求专业技能和人际沟通技能的提高。但是,就得不到满意的解决。 以上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思想认识上,前瞻性思考不够而导致的。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个“二元经济”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由传统农业部门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工业化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逐步转移,滞留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之日,就是所谓的“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时。在转折之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等要素的投入;转折之后,则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 自2003年底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因此认为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征兆,并预言中国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发生逆转。但与此同时更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并称此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不相符。日本在1960年前后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当时的农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30%;台湾是在1970年前后,其农村人口占37%;韩国在1980年,34%为农村人口;中国现在农村人口的比重还高达60%左右。 6有人因此断言: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其暗含着劳动者素质提升并非当前迫切所在之意。就中山市而言,由于企业,其中相当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不断增加,地价、房价和房租也随之不断攀升。许多村集体都不同程度地拥有自己的物业,村里每年的分红都是村民们一笔可观的收入,甚至凭借这份收入就足以过上体面的生活;有的镇区还出台政策,鼓励并资助农民建房出租,当“包租公”、“包租婆”,成为食利者;有的靠着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带来的“人气”经营着各种不太劳神的生意。在没有地缘优势地方的农民就只能靠着自身体力到工厂从事着繁重的劳动,勉强养家糊口。劳动力培训、劳动者素质的提升需求就在这碌碌无为,抑或是忙忙碌碌的喧嚣中湮灭了。 由“民工荒”的出现而预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的确为时过早,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转移除机会成本以外,还有劳动力转移的物理距离和交通便捷程度、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劳动力对家庭和故乡的依恋等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个体的转移能力等。但如果说“刘易斯转折点”还没有到来就无需对劳动力培训,无需提升劳动者素质,这就是个荒唐的逻辑。毋宁说已提出“双转移”,就是不提出这样一个战略决策,提升劳动者素质也是迫在眉睫。众所周知,中国走的是“外生型”现代化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来促进经济发展外向型工业化模式。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两种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即大量外资流入和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流入,形成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群,使之成为“世界工厂”。由于外资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也随之不断改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适应这种结构变化,已经引起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双转移”的提出必然加剧其短缺程度。不仅如此,“双转移”战略实施之后,农村集体因物业出租受影响而使得集体分红减少,“包租公”、“包租婆”的收入大不如从前,靠“人气”拉动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就是纯粹依靠体力谋生的工作也越来越难找到了。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技能是唯一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双转移”背景下珠三角“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运作模式探讨 (一)农民工素质要求 人的素质就是以人的先天 禀赋 为基质,在客观环境和各种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的总和。素质不仅是人们先天拥有的发生性概念。因此,基于对素质概念的理解以及现代职工的自身特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至少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是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指一定社会集团成员(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自觉反映,即个体对自身所属的经济利益和自身的政治地位、职责、使命的自觉意识,对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识和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以及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宽,每一个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取向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职工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将成为决定其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与企业的发展相契合的关键,这也使得政治思想素质成为新时期职工素质的重要构成。职工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才能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自觉地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并且以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高度的政治智慧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做到爱国、爱企、爱岗,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统一起来。 二是科学文化素质:知识是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作为一名有素质现代职工,其重要特点就是具有系统的科学文化体系和知识修养。系统的知识修养所涉及的不是识不识字的问题,也不是是否拥有一些生活经验、活动技能和一般常识的问题,而是能否为人的全面发展构筑根基的问题,其中包括使企业职工发挥自身作用所必备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艺性知识,而基础类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学科知识、意会知识和信息知识。学科知识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在知识类型上包括关于“是什么”的事实知识和关于“为什么”的原理知识;意会知识,也可称为经验知识,主要是关于生活的经验、关于周围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体现的是人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信息知识则是21世纪人人必需具有的知识,主要包括获取信息的技术与方法的知识,关于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这类知识都是现代社会职工所必备的基础知识。而技艺性知识,也被称为能力知识,即关于创新和探索的各种知识,包括关于创新知识的知识;判断解决问题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诀窍与技能,等等。 三是技术技能素质:在当今世界,人类已步入高科技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影响力与日剧增。在20世纪初,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技因素所占比重仅为5%一10%,到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70一80%。同时,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地淘汰旧产品,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正逐步缩短,这个周期在18世纪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本世纪20、30年代为16年,二战后为7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更新产品一般仅需3一5年,某些产品为1一2年。因此,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形势,面对来自国内外企业先进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只有保持技术优势,才能达到增加企业效益,提高竞争力的目的。而技术优势的保持则有赖于职工素质特别是技术素质的普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动手不动脑的简单操作型工人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企业和国家的主人,只有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才有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一切都在客观上要求技术素质成为一名现代企业职工所必须具备基本素质,作为企业职工中的农民工群体势必要与时俱进。 四是创造素质: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具有普遍存在性,具体包括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它并非是一种与人的其它素质毫不相关的、孤立的单独能力,而是与其它素质具有普遍的联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已不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因为资金可以积累,技术可以引进,而只有创造力是无法复制的。创造力的提高,将有效带动企业农民工其它素质的提高,为其自身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境界。 五是健康安全素质:其内容大体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术三个方面。由于企业领导与一般工人所处的岗位不同,各自的作用不同,对他们各自安全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农民工安全素质的主要要求是:(1)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安全产生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对本人和其他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重大作用,本岗位安全对企业安全的影响。在自觉做好本岗位安全工作的同时,能监督和帮助他人做好安全工作。(2)全面、系统地了解本岗位、本车间、本企业生产中的基本安全知识,特别是清楚地了解自己所使用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本岗位的工艺安全规程。(3)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切实做到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机器,使用设备,避免事故发生。发现事故征兆,能采取正确的措施予以排除或防止事故扩展。企业安全同企业文化一样,都具有凝聚、激励、导向、协调、约束、塑造等重要功能。六是社会文明素质:现代农民工应该具备的社会文明素质主要有:(1)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就是要求我们做人要真诚,言行要一致。换言之,就是对待同志、群众、部属要诚实,对待事业要忠于职守,这是做人的道德标准,我们常说的“做事先做人”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2)拥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奉献是指为了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而自觉自愿牺牲自身利益的一种精神。(3)打造“善于合作”的团队。合作是指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联合作战或操作。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的、承诺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愿望、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互补技能成员组成的群体。通过相互的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队绩效。(4)掌握“勤学创新”的本领。文化知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也是每个人文明素质发展的基础。二十一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摆脱愚昧无知的粗俗野蛮,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工作效益,减轻劳动负担。(5)具备“攻坚克难”的气概。要“攻坚克难”的基本要求就是:一个人要有勇气、一个集体要有士气。(6)提升“完成任务”的能力等。 当然,职工的素质构成决不是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造素质等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各种素质被赋予个性化的色彩,惟其如此,个体才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进而使自身的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如果在这一素质构成框架中缺少了个体的主观能动,缺少了对职工个性和人格的关注,那么,就造成其素质构成的缺陷。因此,当我们谈到职工素质构成时,仅仅注意到政治思想素质、知识化素质、技术素质和创造素质等方面得到发展是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发挥其主体性、养成其完善人格和个性上寻求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的素质构成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更富有个性的机系统,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机械组合。 (二)农民工素质培训的类型 1、引导性素质培训:主要是针对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引导树立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开导树立共同致富的理念。其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此类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以下达指令或指导性计划,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2、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培训的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也可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3、创业培训:包括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创业能力等创业心理品质方面的培训;创业知识的培训;创业过程的指导;市场信息的提供;新技术的提供与培训。开展职工创业培训,要在充分分析职工自身因素与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受训者的创业素质进行培训,以有效地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需求,满足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规格变化的需要。 (三)“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运作原则 双转移战略是广东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再次腾飞的必由之路,政府实施这一战略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在改变珠三角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必然对珠三角职工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是否参与珠三角职工素质教育将直接关系到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成败和整个珠三角失业率的高低。同时,在科技革命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新科学、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单靠职前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已远远不够,这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大学教育不是终极教育,一般地说,大学只是为参加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打下一个经过学习和继续学习成为专家的基础。大学本身不可能培养出一个专家,不接受继续教育,很难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专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把珠三角产业升级、转移与珠三角农民工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时,职工素质教育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可有可无的培训,而是可以获得较高预期经济收益和潜在利益的一种投资。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因而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这要求素质提升工作必须以职工为本,充分考虑职工的意愿,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走向文明。培训机构及其人员必须尊重职工之间的差异,重视职工的感情。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技能素质,更应该包括人文素质、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心理知识以及人际沟通等方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规划、分类培训原则:规划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职工参加培训的效果。在实施职工教育时必须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同时要考虑居住地点、月收入、职业类型、年龄、网络和性别对于职工感教育需求的差异性情况,制定职工教育的思路、目标和培训实施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服务产业原则:农民工培训要立足于区域经济、科技和教育资源的现状,围绕珠江三角洲各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开展。要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认真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职工素质提升为目标,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服务。 4、体制创新原则:“双转移”背景下,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工培训而言,既是个不可多得的机遇,更充满了各种挑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但职工培训的体制性障碍仍没有完全消除,所以必须自觉地从思想认识上和实际中与时俱进,增强创新意识,切实为职工服务,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5、有效激励、注重实效原则:农民工的素质培训不能成为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要从职工的真正生存状况和发展诉求等方面去深刻理解培训的特殊意义、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使得职工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同时,对培训机构、用工单位、职工都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运作路径 加强职工培训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解决好“有地方学”的问题;要把培训与市场对接,实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解决好“愿意学”的问题;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性作用,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解决好“学得起”的问题。 1、规划培训战略目标,并致力于从法规层面上使问题得到解决。 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的《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规定:从2010年起,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人才支持的目标任务。就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规划》提出要“实现各类科学文化教育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使1000万以上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命名4000个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重点扶持其中500个优秀示范点建设。建设5000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各级工会建设50000家以上‘职工书屋’”。就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建设,《规划》强调要实现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覆盖率达到85%以上,使2000万以上职工提升技术等级。实施1000万以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这将对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化与工人的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紧密相联。技术可以引进,资金可以引进,设备可以引进,但直接使用设备进行生产的大批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工人素质的竞争。广东省根据“双转移”的战略部署,决定从2008年到2012年拿出400多亿元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园、发展重点产业和实施免费技能培训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在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过程中,均提出了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目标和计划并决定每年拨出相当经费用于实施免费培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发后,珠江三角洲各市均积极组织学习,并成立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负责全面贯彻实施,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据2009年1月20日《羊城晚报》报道:近年来,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在总结“智力扶贫”、“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等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以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战略部署,系统推出“全民职业技能提升”、“一户一技能”、“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三大计划。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推动广东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一场浩大的普惠式“农民工技能提升和储备计划”正在南粤大地展开。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普惠制度。2009年计划培训本省农村劳动力、失业和在岗农民工400万人次,其中培训外省初级以上技能农民工100万人次。这一普惠式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和储备计划”,培训对象覆盖在岗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农村劳动力等,包括本省45周岁以下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含未转移和目前已在岗)可享受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含创业培训),由省财政按每人1400元对培训项目实行补助,农村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还可给予一次性职业鉴定费补贴。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还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重点企业集中为失业农民工和放假的在岗农民工提供转岗转业和技能提升培训。此外,劳动保障部门还为农民工开通“广东远程职业培训网”,免费提供电子商务师、物流师、汽车修理工、维修电工等5个高级工、15个初级工和5个单项能力培训项目以及3个创业培训项目。农民工可直接登录网站(http://210.76.65.231/)或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申请账号,登记录入资料,免费上网学职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对于困难家庭的外省高级工以上技能农民工子女入读技校和职校问题,省劳动保障厅根据情况予以了减免学费,并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在培训机构的选择上,采用了竞争性补贴分配,讲求实效的方式。凡工作措施得力、培训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省在安排专项资金、落实学位补贴、下达专项指标、评选表彰先进等方面予以倾斜。省劳动保障厅通过这种财政补贴的竞争性分配方式,依托技工学校,利用学校放寒假期间,积极开展了农民工免费技能培训,同样通过财政补贴的竞争性分配方式充分发挥了中职学校和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全省参与培训的机构多达上千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培训农民工的急需。与此同时,各地市也积极建立了各种激励措施,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力争到2012年,要实现全省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达600万人次,技能劳动者占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25%。并将建立适合不同劳动者终身技能培训需求体系,加快建设与产业升级转型相匹配、相协调的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力争2015年全体在岗职工接受一次以上技能培训。 据2008年10月9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政报报道:该市按照适宜生活、适宜创业、适宜创新,即“三个适宜”的新型城市建设要求,提出要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百万青年培训工程”、“创业富民工程”和“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到2011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转移培训3万人,技能人才61.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达到25%,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90%以上。为此,提出加强职业培训载体的建设,要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创业、实训定点机构,采取竞投方式确定不同工种的职业培训机构;要求各镇区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建立与产业相配套的培训基地,实行市、阵两级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城乡的远程职业培训网络体系;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对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重点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贷款予以支持。 由于素质提升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就必须在法律层面上有明确规定。虽然早在2003年农业部等国家六部委共同颁布并实施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但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职工教育法》还没有产生之前,作为地方政府,在“双转移”形势的一切下,应该先行一步,迅速制定地方法规,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各自承担的责任和每年拨款数额,纳入国民经济预算系列,严格监督,长期执行,因为加强职工教育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职工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制定地方法规的方式,才能通过政策,要求各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加强上岗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才能使各单位依法自办培训学校和机构,或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才能真正鼓励单位依法推行职工教育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并通过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才能真正鼓励企事业单位依法依托车间班组,通过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术比赛等形式,促进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成才;才能真正鼓励单位依法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通过研发攻关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才能使职工真正认识到职工教育是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接受职工教育是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总之,只有通过制定地方法规的方式,才能大力提升职工教育地位,加强职工教育基础,完善职工教育制度,提高职工教育质量,不断增强职工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推动职工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和领导,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多方结合的格局 农民工素质的整体提升,有赖于各级党委政府对解决职工问题极端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有赖于社会各界对加强职工素质教育的高度共识,有赖于广大职工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因此,必须从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切实采取措施做好提升职工素质工作。 在职工培训工作中,政府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共同参与必不可少的。政府有培训的组织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势,把做好职工工作纳入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进行考虑和安排;要将提高职务工素质列入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形成一个有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企业,企业领导者一定要转变传统培训观念,加强宣传力度,让培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深入人心,对职工培训教育要给人、给钱、给物,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习氛围。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影响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流动。如果培训工作运行有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职工素质,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经营效益。 社会培训机构的职能在于贯彻政府的培训意图,是职工和企业的桥梁。企业是培训的终极服务对象,培训应面向岗位需要,突出实用性原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企业直接参与培训,通过“订单”和“定向”等方式共同完成培训任务。 政府及其相关主体的培训责任 培训主体 培训职责 政府部门 ★拟订培训规划,确立培训目标,制定培训配套政策; ★编制培训财政预算,安排好培训经费投入; ★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和确定培训机构; ★对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的过程进行检查、督导、监控; ★对培训效率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组织开展技能鉴定及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行会组织 ★做好调查研究,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研究并指导设计培训课程; ★组织编写培训教材; ★指导培训机构和用人企业科学开展培训工作; ★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培训效率和效果考核评估工作。 培训机构 ★合理组织师资力量,安排培训设施,承担培训任务; ★根据政府关于培训的规划制订培训的具体实施计划; ★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重点做好就业引导性培 训和职业资格、职业技能培训; ★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工作。 用工企业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高度重视培训工作; ★切实做好岗前培训; ★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做好在岗培训,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 ★建立和健全以岗位价值为基本依据、以绩效考核为调整手段的企业薪酬 分配机制,适当拉开因技能和绩效差异而导致的薪酬档次,引导和激励 主动参加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提升工作绩效。 职工本人 ★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加培训,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 ★适当承担部分培训费用; ★结合实际岗位工作学习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为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我省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中力量打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广东省正在着力打造“百校千企”合作平台,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近年来广东省技工教育蓬勃发展,但产业升级步伐突飞猛进,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按照职业院校原有的培训模式已不能迅速“出炉”产业升级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省内100所优质技工院校和1000家企业搭建“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大规模培养一流的技工。从2010年5月开始,该省技工院校将与企业携手进行大规模培养培训,到2015年全省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总量将达500万人。按计划,目前年培训规模为60万人。到2015年,全省技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年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达到100万人次,其中,实施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8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80万人,新增劳动力培训40万人。届时将累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500万人,有力助推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3、输出地与输入地并举,协调推进农民工素质提升工作 由于绝大多数职工具有双重身份和双向流动的特点,对职工素质教育而言,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责任是同等重要的。职工中的农民工初次输出时,输出地责任更大,输出之后则输入地责任更大。输出地要坚持“先培训后输出”,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及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镇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本着“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思路,打破地区、部门、学校的所有制限制,推行招工、培训、输送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加强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及劳动力市场的对接,构建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利用行业协会独特的人才网络和技术优势,为本行业培养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持。顺德极力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对接,格外重视在岗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运用双转移政策,力图让农民工摆脱原生态,把蓝领培训推向高潮,并且总结和推广了“顺德模式”,即把“输出地”和“输入地”的不同资源配置需求和不同的价值需求兼顾考虑。由于一个蓝领从初级工到高级工,一般需要8~10年的考级过程,考到技师需要10~12年。 所以,必须“双向并举”,一边在“输入地”把在岗的农民工培养成为高级工、技师,直接为产业升级效力;一边在“输出地”将岗前农民工培养成初级工,输送到发达地区补充劳动力。 4、构建企业农民工素质培训的相关机制 农民工素质培训体系包括软性支持体系和硬性支持体系两部分。 (1)软性支持体系主要是指培训制度体系。包括分析职工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的相应层次、确定培训的目标、制定培训的计划、对培训实行监督评估,对培训的效果实施相应的奖惩等。培训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得到全体职工的支持,除了宣传推广外,应用制度的力量去约束职工。要使得职工认识到培训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农民工培训的运行机制完全可以借鉴以下工作程序示意图 7进行: (2)培训硬性支持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第一是培训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培训设备、场地、器材、教材等;第二是人员组织体系,包括培训工作人员和人员组织;第三是指培训信息体系,指为培训服务和培训过程管理的各类文件、数据,及其管理。 东莞市2009年10月成立了东莞市职工技能培训中心。近年来,东莞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职工技能、知识、学历等层面的培训,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特别是在新莞人职工技能、就业培训上,市总工会积极配合劳动部门,共同参与市政府“新莞人培训工程”,对来莞农民工实施技能提升、岗前素质培训等服务。 5、坚持多元投入,为农民工素质培训提供资金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按照多方投资、互补共赢的原则,拓展职工素质教育的资金投入渠道,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一是要发挥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各级政府要制定职务工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在经费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重点用于职工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和阵地建设。二是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支出。政府要从职业教育经费中增拨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技能人才培养,主要用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政府对承担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要视同普通学校增加财政拨款,至少应给予信贷支持,提供贷款贴息。三是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推动和督促企业把工资总额的1.5%-2.5%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足额提取和使用纳入集体合同,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加强职工群众监督,确保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 要致力于建立政府“埋单”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市场化培训资金筹集运行机制。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可以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其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由于其社会公益性色彩浓厚,这部分的培训支付应完全纳入政府“埋单”范围。对于职业技能培训部分,政府应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以销定产”。盲目培训的结果可能是培训证书一大堆,仍无法就业,农民工就会迁怒于政府,给未来的就业培训造成障碍。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培训层次和要求的不同,积极倡导并资助高校、职业学校合法的民间培训机构以及企业本身共同参与农民工培训工作,力求“多赢”局面的形成。诚然,其间不可或缺的是阳光操作和部门的监管。 江门市成立了工会职工培训学校,并筹集了100万元,专门用于对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和在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以陶瓷等传统产业优化提升为代表,佛山5区近年来在双转移上都已开始行动。禅城区正是在这样的产业转移浪潮中找准了自己的新定位: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为了防止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产业空心化,势必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一些高端产业尤其是高级服务业朝禅城转移,这就需要更多高素质劳动者。这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如果得不到培训,就意味着他们在这个城市可能难以找到维系生存的工作,需要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往外地;如果能得到培训提升自己的机会,那也意味着他们有希望继续在原有的产业链条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佛山市为此高度认识到注重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本存量对改善产业结构产生的系列影响,加大了培训力度。以禅城区为例,其培训名额已经从2007年的6000人增加到17000人之多,培训费用达400万元。为了适应全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2008年的培训还多倾向于宾馆、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此外,佛山市还开展了职工技能培训阳光行动和企业、工会、职工共同约定行动两大行动计划,并建立了广东工会就业培训基地。在企业、工会、职工共同约定行动启动仪式上,企业方代表、工会方代表、职工代表共同签定《企业、工会、职工共同约定行动承诺书》。市总工会计划每年筹集100万,三年筹集300万作为职业技能培训资金, 2009年-2011年用三年时间培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员工10万人次。深圳市总工会计划今后三年内,每年筹集5000万元,三年共1.5亿元,用于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帮助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着力提升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6、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农民工素质培训的积极性 首先,要对农民工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从微观角度透析不同的因素对素质或素质提升构成的影响;其次,要对企业的职工需求及内部培训状况进行分析,把握农民工的素质与企业需求的现实差距;再次,要对职工的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情况分析,包括对目前的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科学认定培训基地奠定基础;又次,要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培训职工方面的的作为、不当作为和不作为现象进行追问。最终,在解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就如何整合政府及其相关的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的资源,科学服务于职工培训问题进行研究,并基于“双转移”的现实背景,着力于探索并构建一个以政府和群团组织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校企合作的职工素质提升的培训模式,以及该模式运行机制和其所需的协调机制等支撑系统的构建。 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制度。一是开展技能鉴定,促进企业职工培训的不断发展。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标准,把职工培训与职工个人考核机制相结合,使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做到科学化、标准化。二是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建立技能工资制,让员工的收入与技能水平挂钩。培训工作与职位阶梯相联系,参加培训后获得更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员工可以逐步获得岗位提升或职位晋升的机会,对通过参加培训仍旧未达到岗位基本要求的员工则须离岗、转岗或下岗。三是创新工作方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远程开放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大力推动职工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满足职工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探索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途径。 广东省政府官方网站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到2015年,全省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每人至少得到一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引入培训机构招投标方式,探索推行培训券(卡)等方便农民工培训的办法。这些新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到珠三角就业,填补外省农民工来粤打工势头减缓所留下的空当,另一部分在本土新办的企业特别是珠三角新转移到东西北地区的企业工作,为全省产业转移提供劳动力保障。佛山市培训资金以职业技能培训券的方式下拨使用,并制定《佛山市总工会职业技能培训券发放管理办法》,完善培训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务求使职业技能培训成为服务企业职工的实在事。深圳市把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作为市总工会“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形成“以职工为主体、以企业为基础、以阵地为依托,工会推动、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实行分级管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工会教育阵地(农民工学校)作用,目标是每年培训职工100万人以上,三年计划达到300万人以上。同时还将开展班组长培训,推进学习型班组建设,计划每年培训班组长1万人,三年培训3万人。为切实解决职工在培训中存在的困难,深圳市明确提出“三免”培训,即“一免”:对符合要求的人员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二免”:对培训人员免费进行技能考核鉴定,经鉴定考核成绩合格的,由市劳动保障局核发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三免”:各定点培训机构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岗位需求信息,为培训学员免费推荐就业。其培训内容包括:对每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半年至3年的技工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取得初、中级以上职业资格;对3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开展3个月左右的单项或初级技能培训;对农村大龄劳动力、留守妇女劳动力开展1个月左右的适应性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对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使其进一步提高技能等级。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培训:一是广东省户籍45岁以下(以报名时计算)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每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被征地农民、转产转业渔民、大龄劳动力、留守妇女劳动力、华侨农场(农垦)劳动力,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未转移或返乡劳动力、在岗的农民工等,且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可优先安排培训;三是未在深圳购买社保或已停保失业的农民工。 中山市在全国首创了入户的“积分”制度,目前已在全省推广。据2010年6月8日《广州日报》报道:2009年,中山市政府颁发了《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2010年,中山市确定了年度全市流动人员积分管理入户3000名的指标,并于3月1日在市内各大主要媒体公布,反响强烈。截至3月31日,全市流动人员积分总申请量24278人,其中符合入户申请的2659人(其他为入学申请,指标6000名)。目前,各镇区对申请人的积分进行排名,并在中山市主要媒体公示完毕,进入办理入户手续的最后程序。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接受培训的情况。见下表: 7、抓好阵地建设,切实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办好各类职业院校、企业职工学校、农民工学校、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和职工技能培训基地,为增强职工的岗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打造多样化、广覆盖、开放式的晋级平台的同时,要认识到,如果一个地方过于强调对职工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对他们的人文素质等软实力的培养,那么这个地方将是没有后劲的。为此,要积极争取将工人文化宫、体育场、俱乐部、职工学校、“农民工书屋”等工会文化教育培训阵地纳入公共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在乡镇,要在民工聚居的地方加强配套文化、体育活动的设施建设,并注重合理布局和规划,使多数农民工能够就近便利地开展文化和体育活动。在企业,有一定员工规模并具备条件的要尽可能配套相应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同时可考虑建立相关制度,就做好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工作对用工单位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充分发挥各类工人报刊和工会网站的作用,建设一支职工网络评论员队伍,使之成为职工教育、舆论宣传和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阵地和力量。针对特殊人群,还可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的志愿者,进行心理义务咨询、法制知识讲解等活动。 8、加强职工文明素质教育,加速职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农民工文明素质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要紧紧围绕培育新市民这一目标,着力加强对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文明素质教育,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点,引导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培育合作和奉献精神,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要大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爱护公共环境、遵守城镇公共秩序和管理规定,自觉履行当地城镇居民应尽义务,以更好地融入都市生活。发挥舆论的功能,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树立理解、尊重、保护农民工的意识,切实营造善待、宽容、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采取措施让农民工能够参与城镇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通过赋予农民工在企业和社区平等的成员资格,促进其参与企业和社区管理和服务以及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其作为企业和社区主人的意识和活力。 要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农民工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工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其次,完善农民工组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去,通过工会组织,农民工不仅可以增强其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谈判地位和主张权利的“话语权”,真正实现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再次,政府通过法制、监督、舆论等外部社会环境的完善来提高自身农民工民主政治权利。着力健全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建章立制,实行民主决策。 9、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科学的培训考核评估工作机制。 职工培训考核是一个系统过程。它包括:培训计划和内容的制定、培训的考评与反馈、提升与再计划、考核结果的运用。培训成果的转化必须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与监督,将所学知识或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加强监督和管理,防止借培训之名乱收费,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事业单位,工会要把农民工使用教育培训经费的相关内容列入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范围,明确规定农民工使用教育经费的比例,并通过职代会报告、厂务公开、专项监督检查、职工代表巡视等途径,对农民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农民工教育培训权利的落实。 同时,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评估。培训前要做好现状评估,培训中要对职工进行调查,关注他们的热情态度,而不是考勤,并采取分阶段的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实习,强化记忆和提高自我训练的能力。培训后还要全面展开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估:(1)进行必要的理论与实际技能考核。(2)对工作重新设计,营造成果转化的氛围,给他们创造应用的机会。(3)将培训与考核结合起来,纳入绩效考核。 10、加大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的宣传力度。 据调查,仍有25.6%的人需要培训却不知道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培训信息。如图: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从当前全球性金融海啸影响下的企业危机来宣传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问题,而且更要从“双转移”背景下来大力宣传培训的意义,甚至还可以从社会转型、“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理论高度进行宣传。宣传形式应该多样化,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甚至是明白纸都行。尽快建立农民工培训网站,专门介绍有关政策法规、培训信息、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经验做法等,为农民工培训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总之,通过以上政策的调整与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将在政府的主导下,各类培训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使之在培训实践中逐步产生、形成、提炼、浓缩并固化成为一种科学的培训模式,最终形成按目标、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有保障,灵活、多样、长效的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双转移”背景下“招工难”和“就业难”相互交织的“有工无人做,有人无工做”现象,使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变为劳动力资本,进而为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奋斗。 -------------------------------------------------------------------------------- 1 《免费技能培训为广东“双转移”提供坚实保障》, 《南方日报》2008年7月25日。 2 《广东佛山每年培训5000名高技能人才》,《广州日报 》 2008年5月8日。 3 《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http://www.51edu.com/zhiye/2008/1210/article_139717.html 4 广东省调研组:《广东省万名农民工和千家企业抽样调查情况报告》,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第449页。 5《广东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82万人 转移就业128万》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1-26/2090744.shtml 6广东省社会科学第二届学术年会:《科学发展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论文集,2008、12,第364页。 7余胜伟、赵正洲等:《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绩效与对策研究》,农业部科技教育软科学研究项目,2005年8月。

获奖情况: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三等奖
《“双转移”背景下中山农民工素质如何提升》,《中山日报》,2009-11-30。

作品图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