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 高校风采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拥有本科专业1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1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 双聘11人)。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是吉林大学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的战略窗口。2002年1月13日吉林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珠海市人民政府 吉林大学合作建设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占地5,000亩,现有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方基地、吉林大学粤港澳台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9个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已经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培养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高等学校功能体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成立,现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现设14个系,2个教学中心,1个教学部,现有41个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6000余名。
顾问委员会
学院特邀一批著名高等教育专家、科学家成立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顾问委员会”,指导学院的发展战略、改革大计、品牌建设等重大问题。为建设一流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使学院能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抢得发展先机,占领发展制高点。
师资队伍
本校专任教师中,有31%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学术职称;7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本院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人事处常年开展专任教师招聘工作,为新教师提供住宿、交通补贴和其他必要的工作条件。每年投入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300万元。
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体现了学院的办学定位,教授基础课要选择“学科型”教师,专业课要选择“双师型”教师,实习课要实行“双导师”制。学院有效地利用了吉林大 学的丰富教育资源,聘用了一批退休返聘的兼职教师,他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对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多方面培养青年教师,通过把青年 教师派到企业去挂职锻炼,把企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请到学院来承担教学任务,使青年教师深入了解、熟悉企业实际需要。
学院先后制定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关于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关规定》、《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关于教师在职进修的有关规定》、《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百人工程”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已有6批骨干教师148名列入“百人工程”培养计划,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38人,多名教师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学院还为了扩大教师视野,了解国外、境外教育现状,每年都派教师出国(境)考察和访问,仅去年一年就有13批22人次成行,到达美国、英国、瑞典、泰国、韩国、香港、澳门成功访问。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实际需要,聘请了一些外籍专家来校任教,仅去年一年就新聘、续聘、转聘外籍教师17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瑞典、韩国、日本。
学院还经常开展观摩教学,组成学科群选报课题,形成教学梯队,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形成了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学院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一支老中青结合、专兼职并用、知识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充足的专业教师队伍。
办学定位
学院遵循“‘十一五’保证质量上规模、‘十二五’稳定规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确立“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居前列”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
学科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
教学工作
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养、扎实理论功底、熟练专业技能、积极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鼓励毕业生考取境内外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院各学科由本院教授、外校教授和实际部门专家共同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专业培养方案、创建实习和就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学院成立了院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方案给予指导。同时,负责审核全校公选课。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采用“2+1+1”为主要培养模式,2年的基础理论课,强调打好扎实的理论功底,1年的专业知识课,强调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1年 的职业技能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实现零距离地走上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学院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 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倡启发式教学,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 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双语课程提倡双语教学;同时深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积极打造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向申报省级精品课课程努力。学院每 年投入教改专项经费400万元。
学院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培养模式、培养流程、课程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指导等各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倡导建立“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式的培养流程。从教务处到各基层教学单位都指派专人负责产学研基地建设。在学生实习期间,学院要求指导教师深入实习基地,了解学生实习中的各种问题,实地指导,保障实习的工作质量。在基础建设和经费投入上积极支持实践教学,2008年先后投入使用了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建起了化学、物理、电子、计算机、工商、艺术等各种实验室148间,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建筑面积达5 千平方米的机电实训楼为例,内有液压与气动、测控技术、数控加工、汽车构造等10个实验室,拥有加工中心、数控铣、数控车、线切割、汽车底盘架等大批先进实训设备。
学院从吉林大学本部聘请相关学科教授组成教学评估专家组,经常性开展教学水平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主管教学的院领导和评估专家,每学期都要深入课堂累计听课500次以上,随堂听课并及时给予指导。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开展网上评教,对全部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出评价。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订了精品课建设、优秀教学成果评比、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等办法,并已实施。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由教务处、教学评估办公室和各教学单位教学秘书组成了管理队伍,定期开展教务工作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 近年来,陆续结合本院实际,在学籍管理、命题规范、阅卷要求、成绩登录、毕业论文指导等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本院需要的规章、制度、办法。
科学研究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好教学型大学服务,教学与科研两个轮子互动发展,是全院上下取得的共识。我们在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积极支持、鼓励教 师参加科研工作。我院的自然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一直是围绕地方的产业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展开的;人文社科的探索研究,则是直接服务于政 府的决策,为地方立法调研咨询,为城市的功能定位、城市规划、经济运行、人才开发管理展开研究。如,《珠海市横琴岛开发战略与规划提纲》、《珠海市地方旅 游立法调研咨询报告》、《珠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的调研与实证研究》、《珠海市高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的调研》等都直接成为政府立法或制定有关政策的依据。
学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涵盖本院各专业的专家、教授组成。对科研方向给予指导,对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给出评价,对教师职务晋升予以把关。学院领导都不参加学术委员会,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在广东省和珠海市产学研合作的大趋势下,学院与珠三角地区100多家企业建立了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格力电器公司、东信和平公司、大展公司等一大批在行业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成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从学生实习,到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动,从联合培养人才,到合作技术开发,以及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学院积极吸引吉林大学本部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带头人,与相关专业开展合作研究,对我院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先后为任露泉院士的团队、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计算机通信重点实验室、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吉林大学的计 算机学院、通信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机械学院等科研团队联手,使我院教师能够尽快地站到各学科领域的前沿。如今,无机合成 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已被确定为珠海市公共实验室,获得珠海市科技局500万元的设备支持,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工业设计与模具制造实验室,均被珠海市科技局确定为珠海市公共实验室,各获得50万元的设备资助。
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提供服务。建院以来,学院共争取各级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专利7项,发表论文近700篇。
学院现有“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生物医药服务示范平台、珠海市工业设计与模具制造技术公共实验室、珠海市生物医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多个科研平台。并有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等多个校本部科研机构与学院相关专业进行捆绑式建设。
图书资料
学院图书馆经过建设和发展,馆藏图书已经形成了具有学科、专业优势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 现有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231.42万册,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3.5万余种,并与吉林大学本部建立了文献资源共享关系。所有馆藏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所有馆藏信息都可以在国内外通过互联网检索到。我们还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和社会人脉关系,尽力搜罗孤本、善本图书,使之成为有较高名气的一流图书馆。
设施设备
学院具有一流的本科教学条件,校园依山傍海,占地2,421亩,建筑面积近5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2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5.98亿元。建设投资22.1亿元,美国UGS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联想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向学院捐赠的软件及各类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近4.63亿元。学院教学设施有三座教学楼共8.5万平方米,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共3.4万平方米,图书馆5.4万平方米,五环体育馆和游泳馆共1.1万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0.7万平方米,还有标准体育场、高尔夫教学训练中心、篮排球场、乒乓球馆、健身房等;生活设施完善,两个大型食堂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有2.6万余张床位,4人标准间,设有电脑桌、电话、网络接口、电风扇、饮水机、独立卫生间、太阳能淋浴等设备。
国际合作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加强与境外高校的交流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布莱恩特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加拿大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日本金城学院大学、台湾义守大学、澳门大学等60余所国(境)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已开展实质性合作。
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国外(境外)大学学习。自2008年以来已先后选派了410名学生赴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澳门、台湾等国(境)外高校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短期留学;选派了310余名学生赴美国迪斯尼世界、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外(境外)高校和单位开展海外实习和短期游学。学院还聘请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比利时、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长期外籍教师、短期外国专家、客座教授常年来校任教或讲学。2009年以来已招收了外国留学生百多名。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将继续着力拓展“3+1” 联合培养项目、“2+2”双学士学位项目、“4+N”硕士学位项目等多种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每年仍将选派约200名学生赴国(境)外留学深造。同时学院还将大力推广跨国带薪实习项目,每年将选派约200名学生赴境外开展海外实习和短期游学。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常年开设出国留学预备班及短期外语强化班,为有志出国留学进修的学生提供语言培训,累计有近1,000名学生参加培训。学院已有来自瑞典、韩国、日本、朝鲜、也门等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生活。
校园文化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学院经常邀请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师和吉林大学本部的名师来院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专题报告;马云、王石、 白岩松、鲁豫等多位社会名流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学术和社会视野。学生在感受浓郁校园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并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建设 与发展。
院士讲座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院每周邀请一位院士来院讲学,先后有70多 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院士光临学院,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院士们种下的红木棉枝繁叶 茂,“院士林”与“校友林”、“国际合作林”、“校企合作林”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院的《科技大师系列讲座和校园文化系列讲座》荣获“首届广东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生获奖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比赛,8年来共获得各类奖项63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130余项。2008年, 学院成功承办了全国首届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深圳分赛区大赛、珠海市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等多项大型赛事活动;2009 年,学院成功承办了“青春乐章”珠海市金秋艺术节高校专场晚会和第四届珠海市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构建出我院一派和 谐的景象,为学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近四年,我院学生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竞赛活动奖励205项,其中全国性比赛52项,省部级比赛124项,市级比赛29项。
校企合作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实习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学院已经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310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尽全力促进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