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作品>>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基于地源优势前提下大学生“三下乡”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小类:
教育
简介:

1 项目研究的缘起与立项情况
20 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随后逐步在各高校展开,时至今日已成为各大高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性活动,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发布后;2005年,团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 [2005]3号),文件第四条提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要广泛发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三下乡”活动。高校要更加主动地与地方沟通,进一步明确实践服务的内容,根据需求选派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团队,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当地团组织要在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下,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安排好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活动所在单位要对大学生的表现作出鉴定。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可以是单人形式,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般来说小组形式更加有利于实践活动的展开和取得成功。目前各大高校的暑期“三下乡”基本以支教和调查为主。然而目前高校基本上选择偏远贫困山区作为三下乡实践基地的模式,存在着时间周期短、资源短缺以及区域可持续性的影响等弊端。
基于以上认识,本项目研究小组结合我院多年来组织开展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探索基于地源优势前提下由暑期阶段性“三下乡”向全年的常态化“三下乡”转化,强化“三下乡”的实际效果和可持续性,形成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模式,并将这种模式不断完善与推广。

详细介绍:

主要研究成果:
本研究内容从2008年起,由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最初的阶段性的传授课本知识单一模式,经过5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为主线、以“团体心理辅导”为抓手、素质教育全面渗透的常态化多元模式,活动呈现出志愿服务参与面广、特色鲜明、机制成熟、成效显著的特点。2008至 2011年连续四年被团省委授与“三下乡优秀团队”称号。2011年,“三下乡”爱心支教志愿服务入围首届志愿服务广交会参展项目,得到万信达集团的陈日铃董事长赞助2012年全年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成为参展高职院校中获得企业支持经费最多的项目。2013年3月,此项目被授与2012年度广州市花都区志愿服务“优秀项目”称号。

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
第一阶段工作:2008年7月—2012年7月,主要通过实践和探索,分析我院“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的运作模式的构建及效果变化情况,结合问题开展调研、问卷调查及实施方案的制定。以我院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的成员以及服务对象联安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联安中学近几年学生综合素质、统考成绩、中考成绩、学生流失率进行综合分析。
第二阶段工作:2012年8月—2013年3月,进入项目的主体阶段及项目结题阶段。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对历年活动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对项目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1 研究的依据
“三下乡”是一项各大高校在暑期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团队普遍以志愿的方式将“科技、文化、卫生”带到偏远的贫困地区。经过高校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地源问题、服务时间的阶段性、效果持续不明显、高校文化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支教志愿服务的重要瓶颈。本项目主要研究以我院三下乡志愿服务为例,重点探索发挥地源优势、整合高校校园文化资源、变“三下乡”为“常下乡”,以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花都区花东镇联安中学为依托,与其建立长期有效的支教服务关系,不断丰富支教服务的社会内涵,扩大支教志愿服务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形成校地合作双向育人的有效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构筑基于地源优势前提下“三下乡”常态化服务的新型模式。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纵观目前国内各地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模式,从实践效果中反应出以下弊端:大学生寒暑假阶段性或短期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基本上都是来去匆匆,支教者没有对当地学生的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支教内容和形式没有针对性,效果或持续效果不明显;大学生支教大部分选择异地或跨省市到偏远的农村地区支教,路途远费用大,给当地接待带来一定的负担;大学生支教大部分都选择异地或跨省市到偏远的农村地区支教,高校校园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发挥极其有限,降低大学生支教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学生支教大部分选择异地或跨省市到偏远的农村地区支教,一般只去一次,时间短更没有后续跟踪和反馈,当志愿者离开后,给当地的受助学生带来严重的失落感,反而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困扰和烦恼;大学生支教大部分选择异地或跨省市到偏远的农村地区支教,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延伸和双向育人的作用有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因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和其它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广大农村都存在普遍的社会现象:留守学生、单身家庭学生、异地农民工子弟均呈上升趋势,加之应试教育造成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通过挖掘社会资源和探索更有效的帮扶方式给予农村中小学生精神关爱和心灵呵护成了迫切的社会需要,并以此探索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和新途径。由此可见,高校的大学生只着眼于寒暑假异地三下乡支教,不足以发挥可全年投入到当地农村中小学或农民工子弟学校帮扶支教的作用。本研究项目从当今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农民工子弟教育缺失的普遍性出发,经过五年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摸索,提出具有实操性、可复制性的,基于地源优势前提下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有效的推广模式,克服当今国内高校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只着眼于偏远地区的局限性和因时空、资源带来的实际问题,真正发挥好大学生三下乡的社会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这个模式的有效构建和推广,还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以下现实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8090后的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从而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肩负历史使命。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年的实践证明,联安中学作为我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已成为锻炼我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提高学生骨干关键能力的培养基地,“三下乡”志愿服务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社会实践活动。从2010年开始,我院每年一度的“学生骨干关键能力培训营”结营仪式都选择在联安中学举行,以开展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作为汇报,通过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学生骨干的培训学习成果进行现场考核和检验。

获奖情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