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作品>>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中越边境地区跨国婚姻模式新探——以广西龙州武德乡布侬族群为例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小类:
数理
简介:

本项目从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国婚姻模式入手,对近三十年来长期活跃在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的中越跨国通婚的现状及特征进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厘清了来自于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地域及文化等各因素对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造成的影响及变迁的关系,以此来把握新时代下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以期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民族与边境政策,推动中越边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详细介绍:

婚姻,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一直是人们一生中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它的表象是男女两性间的生理结合,但究其本质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缔结。在我国西南中越边境地区,由于受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有着跨国通婚的传统。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多年来,整体社会经济的水平提高以及中越两国国家关系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越南女子选择嫁入中国,打破了原先中越边境跨国婚相互流动的格局,并呈“一边倒”趋势。这种跨国通婚的流动不可否认推进了中越两国社会及文化交流,但同时也给我国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近年来受到来自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
就学界现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周建新认为中越边境地区跨国婚是一种跨国民族的婚姻,它产生以族群认同为根源,并存在非法性等问题。 罗文青则分析了中越跨国婚所带来两面性的社会影响:一是解决了两国边民择偶困难,促进了边民社会和平、稳定交往等积极影响;二是其普遍存在非法性,婚姻主体及子女不受法律保障使其发展面临困境等消极影响。 此外,一些研究者从中越跨国婚家庭主体身份认同及其子女社会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其中以龙耀、罗柳宁对跨国婚姻子女的政治社会化,周建新对边境跨国婚中女性及其子女的身份困境,李娟对跨国婚姻中女性的身份认同思考等研究为代表。
这些研究见于各种书刊,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对中越跨国婚姻进行了“他者”的探讨,然而却很少人对跨国婚姻自身“本我”进行分析,特别是跨国婚姻重要组成部分婚姻模式与特点进行研究。而婚姻模式则是对跨国婚姻内在结构及运行的一种系统性描述,对其剖析有助于我们厘清中越边境地区跨国婚姻其背后深层次的个人动机与社会驱动因素,更好地回归到中越跨国婚姻的本质上来,把握好其特征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获奖情况: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三等奖
1.第五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一等奖.(省区级)(2011.6.南宁)
2.校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二等奖.(校级)(2011.5.)

作品视频

作品图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