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作品>>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都市圈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的时空结构与情景模拟——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鉴于以往研究对都市圈经济-资源-环境系统间的复杂耦合协调较少,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角存在一定“重静态,轻动态,重评价,轻预判,重实证,轻规范”的趋势。本文通过构建系统耦合作用和动力学模型,对都市圈ERE复合系统的时空结构及动力机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发展进行多情景模拟。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结构性问题(表象),提出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路径(控制)。

详细介绍:

遵循理论和实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首先,运用SPSS17.0/Matlab7.0数理统计分析,建立了都市圈ERE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作用模型,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从时空角度揭示了武汉城市圈耦合作用的时空规律,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
(1)时间演化上,ERE复合系统耦合度发展曲线为S型,呈动态螺旋上升趋势,划分为:缓慢上升、缓慢下降、快速上升三个阶段;协调度呈剧烈波动变化态势,划分为:快速上升、停滞不前、剧烈震荡、波动上升四个阶段;协调发展度增长迅猛,整体呈直线上升态势,划分为:快速上升、迅速下降、直线上扬三个阶段。时序上,整个ERE复合系统内部系统或要素之间不断交互作用,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熵流交换,呈现一开放的、渐变与突变、自组织与他组织相互交织演替的递嬗过程,发展函数上表现为一动态的螺旋上升曲线,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空间分异上,ERE复合系统耦合-协调作用整体水平不高,耦合等级规模结构失衡成“串形”结构;协调作用城际差异明显,协调度呈“纺锤形”等级规模分布,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效应,与城际经济实力相关,武汉市核心优势明显,协调度呈“首位城市”分布;协调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差异显著,形成“等级板块”和“核心-边缘”的复合结构。这种空间结构分异是城市历史基础、自然条件、政策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耦合、互相影响的结果,是城市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空间指示器”。
(3)整个圈域耦合的作用强度、协调程度和协调发展水平,空间上不具有对应性。依据耦合度、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组合分异,可将整个圈域划分为:磨合良好协调(孝昌、应城、英山、黄州、孝南、云梦、团风)、磨合濒临失调(青山、大冶)、拮抗优质协调(咸安、江夏、蔡甸、武穴、东西湖、赤壁)、拮抗良好协调(浠水、大悟、嘉鱼、黄梅、新洲、通城、汉南、红安、蕲春、安陆、罗田、江岸、崇阳)、拮抗中级协调(通山、硚口、江汉、武昌)、拮抗初级协调(阳新、汉阳、黄陂、洪山、麻城)、拮抗勉强协调(汉川、鄂州、潜江、天门、仙桃)七大类型。
接着,借用系统动力学构建SD模型,确定控制参量并借助Vensim7.0软件完成模型检验,根据ERE复合系统耦合特性设计四种耦合发展模式:自然演变发展模式、经济加速发展模式、资源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协调稳定发展模式,对武汉城市圈未来近10年的政策调控进行实验模拟:自然演变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迟缓,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综合效益较差;经济加速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迅猛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保护模式,资源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但经济发展过慢;而协调发展模式规避上述发展模式缺陷的同时,成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资源和环境科学协调有序,是都市圈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最后,针对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从空间可持续和协调发展视角,提出了“两点三线四面”的立体化E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路径: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为主线,以两型社会意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创新为支持体系。

获奖情况: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三等奖
1、作品的“时序发展特征”部分以“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化性分析”的题目发表于《经济地理》2011年第7期;
2、作品的“情景模拟”部分以“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拟”的题目提交《地理研究》(三审中);
3、作品的“时空结构”“部分以“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时空结构”的题目拟发表于《人文地理》(已录用,待刊)
4、作品于2011年6月3日在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