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运用访谈、问卷调查和历史文献等方法,对目前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当前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商业化运作的显著冲突,古建筑物质文化濒临倒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缺失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徽州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并试图找到适合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传统文化应因地制宜等六种途径。
本文主要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运用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抽样法、统计分析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对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状况进行调查。指出:徽州宗族文化保护;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徽州历史人物的重点保护及徽州整个地区文物保护等徽州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均不容乐观。徽州方言传承、教育传承和风水文化传承等徽州传统文化传承状况亦不够完善。
调查显示,徽州传统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着传统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显著;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主体存在错位或缺失;传统文化欠缺深度宣传,精神传承意识淡化;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现象颇为突出;徽州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现状和传承保护缺乏深层次人文关怀。
基于调研和关照国内外有益经验,认为,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本着:超越现实行政区划界限,着眼徽州传统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廓清徽州传统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框架,不能人为割裂。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途径是:传统文化需要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 增加投入,营造经济文化良性可持续互动之氛围;传统文化需要适度包装;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避免过度商业化;避免外来文化的侵蚀;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政府应该理清保护与传承主体的角色等。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省赛二等奖
1.荣获2009年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课题一等奖。
2.第四届“挑战杯”合锻股份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
3.安徽师范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