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网络培训人文社科专场
组委会 发表于 2015.5.8| 点击数40190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网络培训人文社科专场
(录音整理稿)
大家好,现在我就如何准备“挑战杯”竞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为大家做一个辅导。从1995年到今年,我从事了十届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的评选工作。从2007年开始,我又参加了一些培训的工作。我想结合我参与评审、辅导的经历,以及与团委有关同志在作品制作等方面的交流,谈谈一些看法和思考,为大家在准备作品时提供部分参考。
一、基本要求
“挑战杯”竞赛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面向大学生这一年轻的人群,所以基本上每一届参赛者都是新参加的同学。因此,我想参加竞赛对于同学们来说,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我觉得要为大家讲一讲一些参赛的基本要求。
首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显而易见,是大学生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也就意味着,老师可以指导同学们参赛,但是作品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所谓独立完成,就是要求学生参与的工作量一般应该是在三分之二以上;其次是作品的课外性,就是所有的参赛作品应该不同于学位论文,不可以拿学位论文来参加比赛;第三,强调作品的学术科技性,参赛作品的内容不是一种文学的记叙,也不是文学的报道,而是要求作者要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形成一些理论的学术的评述、总结和提升,不仅就事论事,而且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判断。
从文科属性的角度来讲,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主要分为三类:一类就是调查报告,从这些年来参赛情况来看,95%以上的参赛作品是调查报告,就是通过调查,然后进行总结、做一些理论的分析和学术的提升;第二类是学术论文;第三类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所提出的方案或者咨询报告,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去研究调查一些具体的问题,拿出一个解决的方案或者是一个咨询报告,如果能参加整个方案的落实、执行,并取得成功,那这样的作品显然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挑战杯”竞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从1993年即第三届开始,就有哲学社会科学类的作品参赛。在参赛作品的总数中,大体上占三分之一,比如在第十三届竞赛中,参赛院校有320所,选送文科哲学社科类作品的院校大概有260所。而在1136项获奖作品中,哲学社科类作品就有398项,可以看出在我国各类科技竞赛中,哲学社科类作品能在其中取得相当地位的,就非“挑战杯”竞赛莫属,这也是竞赛的一个亮点。“挑战杯”竞赛对哲学社科类作品也有一个明确的学科界定,我们只受理社会主义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相关的作品,文学的、艺术的、语言的、政治的、国际问题的、历史的一些作品是不受理的。这也是一些全国性竞赛形成惯例的一种界定。
评选作品的评委都是来自高校的专家,并且有一定的数量要求,来保证评选工作能够充分体现公正、公平与科学的原则。整个评选过程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是专家进行网络匿名评审,每个作品由三个专家进行打分;第二轮是对网络评审中产生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专家召开会议进行再次充分讨论后,以最终确定部分作品的取舍。在最后的总决赛中,我们增加了一个现场的公开答辩环节,以第十三届竞赛为例,一共60个作品进行了现场答辩,其中30个是由评委推荐的,另外30个则是现场抽签确定的。实践证明,这个做法的效果很好,增进了不同作品间交流、也发挥了参赛的同学们对于竞赛发展的推动工作。
接下来,我具体谈谈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概括起来有三句话:第一要贯彻一个基本导向,第二要坚持六条指导原则,第三要抓好四个环节的工作。
二、基本导向
“挑战杯”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这是一个立德树人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努力让竞赛成为大学生学习创新思维,提高三个自信和历练实践能力的平台,这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竞赛贯彻始终的一个基本要求。
根据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特点,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提出一个导向性的要求,就是要求参赛的同学们要认真地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精神,参赛的作品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应调查研究新情况、新事件、新经验、新创举和新命题,达到深化理论认识、增强三个自信,研究过程要有助于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大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于这一点,竞赛组委会在发布竞赛通知时也提供了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的参考选题,是对竞赛导向性的一个具体说明,请大家认真阅读。
总而言之,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的研究过程应该有利于我们达到以学立志、以学修身、以学修才这三个目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之所以尤其强调作品的导向性问题,是因为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的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对人才都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竞赛是呼应这一时代要求的。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大学教育的转型,也就是从培养学术科研型人才为主转向了培养在社会实践第一线打拼的人才,这就将人才的创新思维、全面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一个首要位置。然而,目前大学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文科教育的改革是比较滞后的,仍旧以书本、课堂、学生训练为主,专业设置也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因此,同学们也会通过一些做法去实现自己一些需求与想法,比如参加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我想,这恰巧说明“挑战杯”竞赛应该适应学生成才的需要、增强实践的环节,更加注重实现“三贴近”的要求。
另外,我们强调竞赛的导向性,也充分考虑目前大学生的实际。现在大学生花了十二年在校园内求学,获得了一些书本的知识,但这是不完全的,在这种情况下让同学们做很多本本的东西显然是很困难的。于是,引导同学们深入实际进行实践,又在这一过程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便是竞赛增强其导向性的原因。
从这些年的竞赛成效来看,坚持这一积极导向的竞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作品的制作来看,一个课题组或者一个同学,从选题、课题设计、团队组织、社会调查、材料的整理、筛选、主题的提炼、作品的写作修改到申报答辩等,同学们得到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训练。这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确立人生的追求,树立不断奋斗的信念,努力走向成功,“挑战杯”竞赛确实成为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我希望,团委的同志们能够按照这种导向,引导同学们贯彻18大精神,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三个自信,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为未来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坚持一个导向。
三、指导原则
接下来,我讲一下制作作品时要遵循的六条原则,这是我通过接触以往同学们参赛的作品,继而提出来的。
第一,作品要有理论、有理想、有理念,这是一个作品能够成功,也是一个人才实现成长所必备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门学问,它主要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矢志推动社会发展变革和人民幸福安康的人才,你要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并且能够理智地、有智慧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要懂理论,要有理想。我国著名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第一句话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一个大学生要“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我认为,好的作品要体现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仁爱,重民本,以人为本等,关爱同胞,尤其是关爱弱势群体。有了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才可能成为对于国家有用的人才,才可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为人民、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你就要再思考。
从这些年参加竞赛的作品来看,一些大学生在党的教育下,在作品的利益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很多作品都很好地贯彻了上述这一原则。例如,2007年的一件参赛作品,题为《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撑起生命保护伞——苏州市流动人口分娩定点限价政策调查报告》,来自某高校社会学院人口系的同学们到苏州市做实地调查。2005年,苏州出台了《流动人口分娩定点限价政策》,当时的苏州有五百万外来人口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家属都可以享受这一政策,然而政策出台后,只有四百多人享受到了这个福利,覆盖面太窄。同学们发现了这个问题,认为政策还应该更完善,让更多的外来务工同胞能够受惠于这一政策。于是,他们深入调查,从民政部门到计生委,从卫生局到医院,甚至到公安局,表达他们认为文件应该修改,应该完善,实现更大包容性的观点。同学们没有停留于简单的了解情况,写个报告,而是发扬了仁爱精神,不仅完成了报告,而且还提出了对文件的完整修改意见,并把文件送到市政府,市政府根据他们的报告又让法制办修改了这个文件。2007年,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的文件重新出台,享受这一政策福利的人达到了三千多人。
我想,这个作品本身从选题上不是很大,但是它反映的精神是很好的,同学们带着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关爱弱势群体这样一个公共理想,去做了一件有益于我们同胞的事情,尤其是他们没有满足于写报告,而是把自己的意见变成了现实,达到了改造世界这样一个目标。因此,这个作品充分证明,真正树立了理想信念的同学们是可以做出很好的作品的,也可以在大学求学阶段就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作品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反映民意,这是参赛作品成功的一个实践基础,也是研究过程中产生创新冲动的一个源泉。社会科学领域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创意都不是坐在书斋里边凭空发明出来的,而是通过总结,研究丰富的、生动的,能够创造、改变世界的实践而提出来的。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一定要接地气,同学们要深入实际做好调查,在实践中学习、向群众学习,把他们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由于知识、经验、阅历、能力的不足,有些同学很容易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当成千古不变的真理,当作解决各种问题的灵丹,不注意向群众学习、不注意在实践中学习。相反,往往是到处找毛病,觉得这也是毛病,那也是不足,以为自己手中拿了灵丹妙药,看一看就拿出一个万全之策,这是不对的。这也是现在作品的通病,针对这一现象的治本之道就是要深入实际,要沉到底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竞赛的实践表明,调查扎实、系统深入,切实地向实际学习,能总结出经验的才是好作品。
这样讲不是说不允许大家在实践发现一些不好的、丑恶的,甚至残暴的东西,并加以揭露与批判。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进而表现大学生嫉恶如仇的精神,是非分明的立场,那也是很好的。这些年来,在这方面也有做的相当成功的作品,例如,第十二届竞赛就出现一个题为《农民利益是如何被损害的——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失衡》的作品,这个课题组多次深入山西长治一个三百多户九百多人的村落里,调查了十年间,村干部如何和矿主相互勾结,盗窃村民的财富,自己暴富了,却使广大村民陷于贫困生活中。在对这个作品问辩的时候,我们问过参与调查的同学们,“你们这样去做是不是有些危险?”他们回答说,“选择做这项调查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我们的老师和县里面、乡里面领导是认识的,做了巧妙安排”。然而,我很担心他们,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他们会受到矿主或者保安的伤害。同学们这种嫉恶如仇的精神、为了真理、为了村民的利益奋不顾身的精神是很值得肯定的,他们也因为具有这一精神去调查和写作,这个作品后来还成为2014年获得“青少年科技奖”唯一的文科作品。这说明只要同学们深入调查、真正反映社情民意、反映老百姓诉求,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也能使我们自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很好的提升。
第三,作品要能够体现同学们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变革创新的意识。坚持独立、自由思考的精神是一切学术研究的成功之道,也是参赛作品取得成功的一个思维条件和学术亮点。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但是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历史、文明和国情,不能够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更不能把实践简单地套到别人的理论框架中去。三十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伟大的成绩,创造世界奇迹,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和变革创新。我们学习别人,但要走自己的路,既要追赶,又要超越。我想,哲学社会科学类的作品应该学习我们党这一优良传统与作风、用这一个精神财富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写出带有创新思维与变革精神的作品。我们要敢于去克服迷信,冲破教条,开拓新路,改革体制,大胆形成中国的观点、中国的模式,而不是躺在别人的模式里面,更不是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于是,我们在制作作品过程中,要边认真学习,边认真实践,真正地学习创新精神。
在此,我想介绍第九届竞赛的一个获奖作品,题为《浙江诸暨塑料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在这一作品的现场展示与问辩环节,我看到作品展板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本作品是以对美国学者波特教授的理论进行大胆修正为前提”。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好,美国学者波特教授是产业集群理论的创立者,是权威,但是,负责这一作品的同学到了诸暨,调查了诸暨塑料产业集群,在实践中感到中国人有自己的创造,中国的实践有自己的特点,超越了前人。因此,他认为应该用中国人的经验、中国人的创造去修改,去发展波特教授的理论。我当时就十分认可这一点,这个同学由于本身是诸暨人,对诸暨的情况有比较深入和具体的了解,后续的写作也很成功,由于他坚持创新,这篇文章很有亮点,这个作品获得了该届比赛的经济学特等奖。
第四,作品还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勇于创新,追求实践。这是一个参赛作品从认识世界到改变世界的一种提升,甚至是一种飞跃,是作品创新性一种更亮丽的体现。哲学强调实践的作用,一步实际行动比一个纲领更加重要,世界是创造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我们的作品一般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例如写文章、发表讲话,只有实践才能够真正去改变世界,造福人民。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传统,那就是强调行胜于言这一理念,我们要继承与弘扬,用一种行动的思维、实践的精神,面对调查中所碰到的问题,以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智慧和能力去提出解决的思路,哪怕是一小步,哪怕是解决一个很小的困惑,哪怕是改变一点点不公正的现状,我想,那都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同学们不但可以用知识去改变世界,而且通过实践能够更加坚信自己掌握的知识,并且运用它去开展更广泛的工作。
例如,第十二届竞赛有一个题为《科学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指导下发展有色金属循环产业研究和探索——以中国湖南永新县为例》的作品,我认为是这些年来通过比赛发现的很有力度的优秀作品。在问辩环节时,我问过参与这一研究的同学们,他们在三下乡的时候到了湖南省永新县,发现这个县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从明末开始就出现了炼银业,经过三百来年的发展,这个县现在炼银的产值大概在二十多亿人民币,发展得很快,全县几乎村村都在设炉、家家都在炼银,但这显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很厉害的。同学们发现这个问题后,组织了讨论,也请教了老师,商量要提出一个改革的方案,把全县的炼银业集中在三个点,每个点再配置相应的检测、吸收污染物,并能及时改进的一些组织,通过这样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他们将这一想法上报给县委、县政府并获得认同,县委、县政府进行专门研究,同意了他们的方案,进而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而同学们正好是学冶金管理的,先后参与了方案的施行,最后使这个方案落实并获得成功。三个点建立后,这个县的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根本改善。后来,同学们将这个作品改成一个“三下乡”的实践报告送呈国务院,他们介绍说中央的领导同志还做了很长的批示,强调这是一个实践育人的好典型。
这几年,我们陆续接触过类似的一些作品,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能力,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只有这样,作品才会闪烁着时代的光芒,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崭新风貌。不仅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国家主人翁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的精神,而且表现出宝贵的实践精神,变革精神,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我想通过这样的锻炼,同学们会成长为更好的,国家需要的,人们放心的人才。
第五,要坚持团结合作,协同攻关。研究与解决现代任何一个关乎变革与发展的问题,都需要具备一种团队理念,实现协同配合,进而培养同学们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产生未来的领军人物。这一点在近些年的作品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现在不但校内同学之间,甚至发展到不同学校的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的优势。
第六,作品要注重突出严谨的学风,坚守学术规范。目前,学界出现了研究的浮躁、炒作,作品的剽窃、抄袭等现象,“挑战杯”竞赛由于有层层的把关,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极个别的,但难免会受到些影响。我们也曾发现有些作品,例如,在作品推荐人的选择上就出现不实的情况,有故意攀高枝的情形,我希望这种现象不再出现。以上是我总结的六条作品原则。
四、重要环节
此外,我们还要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
第一,要做好选题和课题的设计。中国的发展、变革、创新是最丰富的一个学术研究来源,可以说,满地都是课题。如何从这些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合大学生研究,能够驾驭的题目,这是需要下工夫的。我们强调,大家一定要有广阔的视野,用宏观的思维认识微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例如思考为什么要学习18大精神,18届3中全会、四中全会的精神,因而,我们的作品一定要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维作为指导,这叫做“顶天”,即选题要和整个国家发展,改革现代化的大局密切相连;此外,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跟风走,要敢于独辟蹊径,不要跟着社会走。我发现,一些同学由于欠缺社会生活经验,思考问题有时候容易跟着媒体走。例如,媒体炒作PM2.5、贴息养老、生二胎等,就做这方面选题的内容。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地避开,或者应找出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例如,大家都在热议PM2.5的严重性时,我们是否可以再往前一步,去调查有无单位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做出新的成果,这样的作品就会形成独到之处;再者,要注意观察生活,不要忽视周边的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例如,同学们逃课去做课余兼职、参加社会活动,甚至一边念书一边办公司,这些现象都可以调查研究,关键是要设计好研究理念与框架,要能从中总结出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路径,那就会很有意义。
第二,社会调查,学习和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是文科学生的基本功。参加“挑战杯”竞赛要实现开拓创新,首先在调查方法上应该做一些新的尝试。大家一般都是问卷调查开始,但近些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这是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运用访谈、实地考察、案例总结、查阅文件等方法,总之,一定要深入去了解具体的情况,细致地了解各种细节,取得第一手资料,这样你才能够为自己下一步的写作和论述提供比较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也主张做比较研究,案例调查要进行多视角的调查。例如,我们曾接触过这样的作品,研究大学法学院的改革,就要有计划地选择5到8个法学院,调查他们如何改革,在搞清楚他们改革的情况下做比较研究,在比较中找出一条比较好的改革路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现在许多同学在学校里头生活很安逸,每天都离不开电脑,不太愿意出去做调查,这是必须要改变的。同学们一定要到生活里面去,到农村、到商店、到社区、到合作社,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了解各种各样的新创造、新做法、新经验,新的现象、新的诉求。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把群众在实践中的创新,那些最有意义的创新发掘出来并加以总结,那么这样的作品肯定是很有竞争力的,而你也将学到创新的思维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研究写作,在参赛作品的写作中,同学们应该树立“挑战杯”竞赛大学生作品应有的一种形象。平时同学们一般接触的是两种问题:一是老师的学术论文,是学理的,一般是做学理的推导和分析;第二是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报告,内容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提出的对策。我想,“挑战杯”竞赛的作品是大学生的科技学术成果,与这两种文章类型应该都不一样,但有能从中得到借鉴的东西。参赛作品最好应该是集调查、总结、讨论和心得为一体的,不是一种原原本本的作品,评比的过程也不是科技鉴定,因此,作为大学生学习实践,学习创新的成果,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有这样的担忧。例如,觉得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可能不是非常准确,我想,只要你的文章内容是对自己实践的概括,那么就允许你在其中做各种尝试,评委会指出不准确的地方,但不会提出苛刻的要求,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敢于从实践中做出概括,形成研究报告。
一个完整的研究报告大体上有这么几个部分的内容。首先,一般是背景和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具体而言,就是你的研究能够提供什么。其次,是研究的方法、调查的过程,这在作品中都应该有所体现。再者,是研究成果产生的过程,具备什么特点和优势,产生什么功效,提供哪些新的经验,下一步研究面临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做一些理论性的、思想性的评述意见。例如通过调查,你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哪些提高,也就是你的心得体会。竞赛并不要求每一个作品一定要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因为实际生活很复杂,也许你碰到的问题,别人研究了十年、二十年,你仅仅花了三五天,是很难形成解决方案的。我发现,以往的许多作品在最后会提出些对策建议,但是大体上抄的居多,如果你是真正参与了实践,形成了一些学以致用的作品,那就很不一样。因此,不要简单地提策略、战略这样一些内容,内容要能够体现同学们独立思考、善于知教的精神,研究报告要突出创新、合乎逻辑,文字表述要清楚。合乎逻辑是指文章应该形成一个整体,有些作品在这方面还是欠缺的。例如,有研究治理环境污染对策的作品,报告内容里提到环境污染,介绍了水里的有害成分,但并没有分析这些有害成分的来源,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就提出了对策或意见,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也就是不合乎逻辑。
再者,文字要通俗,要用最通俗的语言去讲那些最深刻的道理,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非常专业的语言,更不要生搬硬套西方的一些名词和概念。
第四,和大家谈谈申报工作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第一,确定入选的作品指导老师的排序,一定要注意遵循学术的原则,要真正与他们的科学水平、创新力度和时间价值对应,不要简单地根据职称高低来排序。例如,教授指导排在前面、副教授排在后面,校长指导排在前面、院长指导排在后面。第二,作品要报名参加到哪一个学科类别的竞逐,这也不能想当然。例如,我就曾经发现,有一个研究“大学生如何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学习”的作品报到社会学组别参赛,这是不对的,这个研究主题应该属于教育学的视野,研究什么样的实践应该是教育学关注的问题。在第十三届竞赛中,报名参赛的哲学社科类作品有210多项,最后经过学科组的审查,发现有60多项是参赛类别误报的,这样对评审造成困难,也可能会影响评审的准确性,会导致专家做出不是很准确的判断。
此外,在作品问辩的环节中,我们会向同学们了解参与调查的情况和一些基础的知识,了解同学们前期开展的工作是否扎实。
还要强调一点,是对作品的字数要求。竞赛要求论文是8000字,调查报告是15000字。过去几年里,这一标准执行的不够严格,曾经就出现过一个120000字的作品,这很不合适。于是,从十三届竞赛开始,组委会就对参赛作品设定了字数要求,并严格执行,在第十五届竞赛的评审中,我们还将新增一条规矩,超过太多的可能会适当扣分,这么做的原因是这涉及到公平性的问题,别的作品15000字就能写得很好,你却要用30000或40000字,显然说明你的功力不够,作品在获奖上也会受到制约。同时,竞赛允许用附件的形式来展示一些未尽的材料,附件的字数是不受限制的,字数比较灵活,你只要注明附件的内容和作用,评审专家需要看的时候就会去查阅。
总之,选题、调查、写作、申报是一个整体的过程,都应该由同学们独立来完成,但更需要把每个环节很好地进行连贯的把握。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的导向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品是以调查为基础的,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的作品,而不是那些体现学理的作品,更不是主张同学们大说对策的作品。我想,高校尤其是各省在前阶段的评比时,不是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因此我要提醒各省团委组织评审时,要特别强调这一导向问题,增强作品的“三贴近”,要使同学们在参与作品制作的过程中,既能有思想提高、又能有能力的提高,还要有思维的提高。
我今天就为大家讲到这里。